建筑意外伤害保险承保模式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研究必要性 | 第11页 |
| ·国内外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研究情况 | 第11-14页 |
| ·国外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 ·国内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研究可行性 | 第14-17页 |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2章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概念分析 | 第18-22页 |
|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简介 | 第18页 |
|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实施的意义 | 第18-19页 |
|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缺陷 | 第19-20页 |
|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与其他险种对比 | 第20-22页 |
|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与工伤保险 | 第20页 |
|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与雇主责任保险 | 第20-22页 |
| 第3章 建筑施工的特点以及人身伤害风险类型 | 第22-28页 |
| ·建筑施工特点 | 第22-23页 |
| ·建筑施工过程中人身伤害风险类型 | 第23-28页 |
| ·高处坠落风险 | 第24-25页 |
| ·坍塌风险 | 第25页 |
| ·物体打击事故 | 第25页 |
| ·机具伤害 | 第25-26页 |
| ·触电 | 第26-27页 |
| ·火灾 | 第27-28页 |
| 第4章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承保模式的建立 | 第28-45页 |
| ·建立建筑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28-31页 |
| ·模糊变权综合评估法 | 第31-32页 |
| ·建立模糊变权综合评判模型 | 第32-37页 |
| ·模糊变权综合评判方法的步骤 | 第32-33页 |
|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算子分析 | 第33-34页 |
| ·模糊变权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 第34-37页 |
|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费率浮动模型 | 第37-39页 |
|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赔偿限额的设定 | 第39-43页 |
| ·人员伤残等级的划分 | 第40页 |
| ·人员伤残等级模糊评判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赔偿限额计算 | 第41-43页 |
| ·保险期限因子 | 第43-44页 |
| ·承保材料 | 第44页 |
|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供整改建议 | 第44-45页 |
| 第5章 实例验证 | 第45-54页 |
| ·项目概况 | 第45页 |
| ·建筑意外伤害指标体系的变权重计算 | 第45-50页 |
|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费率浮动 | 第50-51页 |
| ·赔偿限额计算 | 第51-52页 |
| ·保险期限因子选择 | 第52页 |
| ·整改措施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附录Ⅰ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