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基本思路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第2章 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20页 |
| ·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 第17-18页 |
| ·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0页 |
| ·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 第18页 |
| ·煤炭资源浪费问题 | 第18页 |
| ·安全生产问题 | 第18-19页 |
| ·员工发展问题 | 第19-20页 |
| 第3章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概述 | 第20-26页 |
|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概念 | 第20页 |
| ·社会责任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模式 | 第20-21页 |
| ·“全球报告行动”(GR J).G3标准 | 第20-21页 |
| ·AccountAbility,AA1000标准 | 第21页 |
| ·SA8000标准 | 第21页 |
| ·SIGMA项目 | 第21页 |
| ·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 | 第21-25页 |
| ·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意识淡薄 | 第21-23页 |
| ·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23-24页 |
|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不规范 | 第24页 |
|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 | 第24页 |
| ·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模式不完整 | 第24-25页 |
|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 | 第25-26页 |
| 第4章 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设计 | 第26-45页 |
|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设计指导思想 | 第26-33页 |
|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目标 | 第26页 |
|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原则 | 第26-27页 |
|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模式 | 第27-33页 |
|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体系 | 第33-45页 |
| ·经济责任报告 | 第34-36页 |
| ·生态环保责任报告 | 第36-38页 |
| ·人力资源责任报告 | 第38-39页 |
| ·煤炭企业产品或服务、安全生产责任报告 | 第39页 |
| ·煤炭企业社会福利责任报告 | 第39-40页 |
| ·安全文化管理责任报告 | 第40页 |
| ·社会责任荣誉报告 | 第40页 |
|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附注 | 第40-41页 |
|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独立审计报告 | 第41-45页 |
| 第5章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案例分析 #36-以XX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 第45-56页 |
| ·XX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主体内容 | 第45-47页 |
| ·行业背景 | 第45-46页 |
| ·行业战略 | 第46页 |
| ·报告概况 | 第46-47页 |
| ·社会责任报告体系优化设计 | 第47-56页 |
| ·经济责任报告 | 第47-48页 |
| ·环境责任报告 | 第48-49页 |
| ·人力资源责任报告 | 第49-50页 |
| ·煤炭企业产品或服务、安全生产责任报告 | 第50页 |
| ·煤炭企业社会福利责任报告 | 第50-51页 |
| ·安全文化管理责任报告 | 第51-53页 |
| ·社会责任荣誉报告 | 第53-56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6-59页 |
|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7-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