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文献综述 | 第7-15页 |
·玉米概述 | 第7页 |
·玉米的品种 | 第7页 |
·甜玉米 | 第7页 |
·除草剂的概述 | 第7-8页 |
·除草剂的种类 | 第8页 |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 第8页 |
·玉米田常用除草剂的种类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8-11页 |
·常用除草剂种类 | 第8-9页 |
·除草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除草剂的剂型 | 第10-11页 |
·硝磺草酮的开发和应用 | 第11-12页 |
·硝磺草酮的开发 | 第11页 |
·硝磺草酮的理化性质 | 第11页 |
·硝磺草酮的作用机理 | 第11页 |
·硝磺草酮的毒性 | 第11-12页 |
·硝磺草酮用量及杀草谱 | 第12页 |
·玉米上残留和土壤残留 | 第12页 |
·硝磺草酮悬浮剂制备研究 | 第12-13页 |
·溶剂 | 第12页 |
·乳化剂 | 第12-13页 |
·润湿分散剂 | 第13页 |
·增稠剂 | 第13页 |
·消泡剂 | 第13页 |
·稳定剂 | 第13页 |
·增效剂 | 第13页 |
·硝磺草酮在甜玉米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16-21页 |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15%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研制 | 第16页 |
·不同甜玉米品种对大田剂量下硝磺草酮悬浮剂的安全性差异 | 第16页 |
·15%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效果研究 | 第1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6页 |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16-19页 |
·15%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研制 | 第16-18页 |
·不同甜玉米品种对大田剂量下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安全性异性 | 第18页 |
·15%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效果研究 | 第18-19页 |
·实验指标测定及数据处理 | 第19-21页 |
·15%硝磺草酮指标测量方法 | 第19-20页 |
·玉米药害指标测定 | 第20页 |
·杂草调查的时间及次数 | 第20页 |
·药效计算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30页 |
·15%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研制 | 第21-24页 |
·乳化剂筛选 | 第21页 |
·助剂的筛选 | 第21-22页 |
·增稠剂的筛选和用量的确定 | 第22页 |
·稳定剂的筛选 | 第22页 |
·溶剂的筛选 | 第22-23页 |
·制剂优选配方确定 | 第23页 |
·15%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控制项目指标 | 第23-24页 |
·不同甜玉米品种对15%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安全性研究 | 第24-26页 |
·不同甜玉米品种的受药害情况 | 第24页 |
·硝磺草酮对不同甜玉米品种苗期株高的影响 | 第24页 |
·硝磺草酮对不同甜玉米品种苗期鲜重的影响 | 第24-26页 |
·15%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效果研究 | 第26-30页 |
·安徽地区两年应用效果对比 | 第26-27页 |
·吉林地区两年应用效果研究 | 第27-28页 |
·15%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的药效评价 | 第28-30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30-32页 |
·助剂对硝磺草酮的增效作用 | 第30页 |
·不同甜玉米品种对药剂的敏感差异性探究 | 第30页 |
·不同地区的药效差异探究 24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作者简介 | 第3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42页 |
附表A 安徽地区田间实验原始数据调查表-2010 | 第40页 |
附表B 安徽地区田间实验原始数据调查表-2011 | 第40-41页 |
附表C 吉林地区田间实验原始数据调查表-2010 | 第41-42页 |
附表D 吉林地区田间实验原始数据调查表-201135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