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宋与西夏妇女法律地位比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绪论第9-17页
 (一) 研究意义第9页
 (二) 学术前史第9-17页
  1. 经济权利第9-12页
  2. 婚姻权利第12-15页
  3. 人身权利第15-17页
一、宋与西夏妇女三种权利的比较第17-28页
 (一) 宋代妇女的经济权利第17-20页
  1. 在室女的继承权第17-18页
  2. 出嫁女的继承权第18-19页
  3. 寡妇的继承权第19页
  4. 妇女的奁产权第19-20页
 (二) 西夏妇女的经济权利第20-21页
  1. 在室女、出嫁女和寡妇的继承权第20-21页
  2. 妇女的奁产权第21页
 (三) 宋代妇女的婚姻权利第21-23页
  1. 离婚改嫁合法化第21-22页
  2. 再嫁范围扩大化第22-23页
 (四) 西夏妇女的婚姻权利第23-24页
  1. 在室女有一定的婚姻自主权第23页
  2. 妇女再嫁合法化第23-24页
 (五) 宋代妇女的人身权利第24-26页
  1. 杀夫从轻论处第24页
  2. 犯流刑免配役第24-25页
  3. 享有随迁自由第25-26页
 (六) 西夏妇女的人身权利第26-28页
  1. 人身典债制度化第26-27页
  2. 人口买卖合法化第27-28页
二、法律实践及社会实际情况第28-32页
 (一) 宽松开明的宋朝第28-30页
  1. 妇女婚姻较为自由第28-29页
  2. 妇女经济地位提高第29-30页
 (二) 原始质野的西夏第30-32页
  1. 女子出嫁不从夫姓第30-31页
  2. 两性关系较为自由第31-32页
三、社会文明程度的差异第32-45页
 (一) 繁荣昌盛的宋朝第32-38页
  1. 政治的开放性第32-33页
  2. 经济的大发展第33-36页
  3. 文化的大繁荣第36-38页
 (二) 在“蕃礼”“汉礼”间徘徊的西夏第38-45页
  1. 西夏建国之前的社会形态第38-39页
  2. 西夏建国之后的“蕃汉礼”之争第39-40页
  3. 《天盛律令》反映的西夏社会形态第40-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高僧传》看魏晋南北朝僧人的社会生活
下一篇:康德论人性恶与根本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