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致死低温对驼绒藜属植物不同季节耐寒性影响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6页 |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 第7-12页 |
·植物形态特性与抗寒性 | 第7页 |
·植物膜系统与抗寒性 | 第7-8页 |
·植物生理生化指标与抗寒性 | 第8-11页 |
·植物激素与抗寒性 | 第11-12页 |
·驼绒藜属植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驼绒藜属植物种子特性研究 | 第12-13页 |
·驼绒藜属植物空间格局研究 | 第13页 |
·驼绒藜属植物生殖生态方面的研究 | 第13-14页 |
·驼绒藜属植物育种研究 | 第14-15页 |
·驼绒藜属植物抗性的研究 | 第15页 |
·驼绒藜属植物生理方面的研究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6页 |
·试验材料 | 第16-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19页 |
·室内模拟低温处理方法 | 第17页 |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第17-19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40页 |
·春季材料耐寒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9-24页 |
·人工低温处理后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 第19-20页 |
·人工低温胁迫下驼绒藜属植物各生理指标的变化 | 第20-23页 |
·低温胁迫理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23-24页 |
·夏季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人工低温处理后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 第24-25页 |
·人工低温胁迫下驼绒藜属植物各生理指标的变化 | 第25-28页 |
·低温胁迫理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28-29页 |
·秋季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人工低温处理后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 第29-30页 |
·人工低温胁迫下驼绒藜属植物各生理指标的变化 | 第30-33页 |
·低温胁迫理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33-34页 |
·冬季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人工低温处理后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 第34-35页 |
·人工低温胁迫下驼绒藜属植物各生理指标的变化 | 第35-38页 |
·低温胁迫理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38-39页 |
·四个季节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 第39页 |
·不同季节细胞伤害率的分析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2页 |
·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与丙二醛含量的关系 | 第40页 |
·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与脯氨酸含量关系 | 第40页 |
·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与相对电导率关系 | 第40-41页 |
·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与POD含量的关系 | 第41页 |
·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关系 | 第41-42页 |
·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与可溶性蛋白质关系 | 第42页 |
·建立未致死状态下植物抗寒性综合评价体系的探讨 | 第42页 |
5 结论 | 第42-44页 |
·驼绒藜属植物耐寒性评价结果 | 第42-43页 |
·不同季节驼绒藜属植物抗寒性生理基础差异的研究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