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液压装载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装载机行驶驱动系统设计及建模 | 第15-38页 |
·机械系统设计 | 第15-19页 |
·车辆行走系统参数化设计 | 第15-16页 |
·行走系统各部件三维建模 | 第16-19页 |
·液压系统设计 | 第19-26页 |
·液压系统组成 | 第21-22页 |
·行驶系统控制回路设计 | 第22-25页 |
·马达驱动方式 | 第25页 |
·马达驱动方案 | 第25-26页 |
·装载机液压行驶驱动系统设计 | 第26页 |
·行驶液压系统数学模型 | 第26-37页 |
·电液比例变量泵数学模型 | 第27-33页 |
·泵控马达环节数学模型 | 第33-35页 |
·马达—车速环节数学模型 | 第35页 |
·传感器、比例放大器环节 | 第35-36页 |
·行驶系统总体传递函数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行驶液压系统与发动机的功率匹配及控制方案选择 | 第38-47页 |
·柴油机特性分析 | 第38-40页 |
·速度特性 | 第38-39页 |
·负荷特性 | 第39页 |
·万有特性 | 第39-40页 |
·调速特性 | 第40页 |
·HT25J装载机的柴油机特性分析 | 第40-41页 |
·柴油机最佳工作点 | 第41-42页 |
·柴油机与液压系统匹配控制 | 第42-45页 |
·柴油机与变量泵的匹配计算 | 第42-43页 |
·柴油机与液压系统匹配方式 | 第43-45页 |
·电液比例变量泵调节原理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装载机行驶驱动系统总体参数匹配分析 | 第47-61页 |
·装载机动力学、运动学分析 | 第47-52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47-51页 |
·运动学分析 | 第51页 |
·驱动马达外负载扭矩 | 第51-52页 |
·行驶液压驱动系统参数设计与计算 | 第52-55页 |
·系统工作压力的设定 | 第52-53页 |
·行驶液压驱动系统参数计算 | 第53-55页 |
·牵引特性 | 第55-56页 |
·行驶系统参数计算 | 第56-58页 |
·各工况下牵引力计算 | 第56-57页 |
·液压马达与液压泵选型计算 | 第57页 |
·液压马达与液压泵校核 | 第57-58页 |
·行驶液压系统数学模型各参数确定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液压系统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 | 第61-78页 |
·常规PID控制与仿真 | 第61-67页 |
·PID控制原理 | 第61-62页 |
·Z-N算法对PID参数整定 | 第62-65页 |
·系统常规PID控制仿真 | 第65-67页 |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与仿真 | 第67-77页 |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 | 第67-69页 |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第69-74页 |
·模糊PID控制仿真 | 第74-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总结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