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沿线景观营造研究--以京九线南昌段为例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2. 铁路沿线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7-21页 |
·铁路沿线景观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景观 | 第17页 |
·大地景观 | 第17页 |
·廊道 | 第17页 |
·铁路廊道 | 第17-18页 |
·铁路沿线景观 | 第18页 |
·景观设计 | 第18页 |
·铁路沿线景观廊道 | 第18页 |
·铁路沿线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18-19页 |
·生态恢复学理论 | 第19页 |
·道路生态学理论 | 第19页 |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 第20页 |
·遥感(RS)技术 | 第20-21页 |
3 铁路沿线景观的分类和特点 | 第21-23页 |
·分类 | 第21页 |
·铁路沿线景观主要特点 | 第21-23页 |
·动态性 | 第21页 |
·广域性 | 第21页 |
·整体性 | 第21页 |
·复杂性 | 第21-22页 |
·评价的多主体性 | 第22-23页 |
4 铁路沿线景观案例分析 | 第23-29页 |
·铁路沿线景观 | 第23-26页 |
·场站景观 | 第26-28页 |
·案例启示 | 第28-29页 |
5 铁路沿线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原则及内容 | 第29-49页 |
·铁路沿线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 | 第29-31页 |
·牵涉多部门 | 第29页 |
·多学科的交叉性 | 第29-31页 |
·铁路沿线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 第31-32页 |
·合理性 | 第31页 |
·经济性 | 第31页 |
·美观性 | 第31页 |
·生态性 | 第31页 |
·人文性 | 第31-32页 |
·整体性 | 第32页 |
·铁路沿线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 第32-49页 |
·景观评价 | 第32-35页 |
·绿化防护 | 第35-36页 |
·道路斜坡景观生态恢复 | 第36-37页 |
·生态廊道维护 | 第37页 |
·沿线废弃地生态修复 | 第37-38页 |
·沿线建筑设计 | 第38-39页 |
·沿线外部空间设计 | 第39-40页 |
·隧道和桥梁景观的设计 | 第40-43页 |
·场站景观设计 | 第43页 |
·沿线城市视觉天际线营造 | 第43-46页 |
·铁路沿线公共艺术景观设计 | 第46-49页 |
6 南昌市铁路沿线景观营造分析 | 第49-71页 |
·研究背景 | 第49页 |
·上位规划及规章条例 | 第49-52页 |
·铁路沿线景观要素分析及对策 | 第52-69页 |
·城区段 | 第52-61页 |
·郊区段 | 第61-66页 |
·沿线失落空间 | 第66-67页 |
·棚户区景观的产生 | 第67-69页 |
·南昌铁路沿线景观营造要点 | 第69-70页 |
·设计应因区而异 | 第69页 |
·注重上层次规划 | 第69页 |
·注重多学科的结合 | 第69页 |
·进一步体现生态性 | 第69页 |
·注重地域性和人文性 | 第69-70页 |
·做好分期建设 | 第70页 |
·近期的整治 | 第70-71页 |
7.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总结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个人简介 | 第75-77页 |
导师简介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