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高速公路煤层开采影响研究及治理方案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煤矿采空区的地面移动变形特征 | 第13-31页 |
·煤矿采空区围岩的破坏规律 | 第13-15页 |
·煤矿采空区覆岩的破坏机理 | 第13页 |
·煤矿采空区覆岩破坏的分带区间 | 第13-15页 |
·煤矿采空区覆岩破坏形式的分类 | 第15页 |
·煤矿采空区的地表沉陷机理 | 第15-17页 |
·煤矿采空区的地表沉陷的规律 | 第17-19页 |
·煤矿采空区地表下沉规律 | 第17-18页 |
·煤矿采空区地表倾斜规律 | 第18页 |
·地表水平移动规律 | 第18-19页 |
·地表移动延续时间规律 | 第19页 |
·煤矿采空区地表的主要破坏形式 | 第19-23页 |
·煤矿采空区地表破坏的主要类型 | 第19-21页 |
·煤矿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化引起的地貌特征 | 第21-23页 |
·影响煤矿采空区地面移动变形的因素 | 第23-28页 |
·覆岩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24页 |
·煤层倾角的影响 | 第24-25页 |
·采煤及顶板管理方法的影响 | 第25-26页 |
·开采厚度与开采深度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第26-27页 |
·采空区的规模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第27页 |
·重复采动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第27页 |
·水文地质条件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第27页 |
·断层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第27页 |
·地势和表土层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第27-28页 |
·南桐矿区地表移动和损坏特点 | 第28-30页 |
·南桐矿区的地表移动特征 | 第28页 |
·南桐矿区的地表破坏特点 | 第28-29页 |
·南桐矿区地表采动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公路路基与下伏煤矿采空区的相互作用规律 | 第31-45页 |
·公路的采动响应性能分析 | 第31-32页 |
·煤矿采空区对公路路基移动与变形的影响 | 第32-35页 |
·公路路堤附加荷载的作用 | 第32-33页 |
·煤矿采空区与公路路线空间位置的关系 | 第33页 |
·煤矿采空区地表横向水平移动对公路路基的影响 | 第33页 |
·煤矿采空区地表水平变形对公路路基的影响 | 第33页 |
·采煤引起的地表横向倾斜对公路的影响 | 第33-34页 |
·特殊开采条件下煤矿采空区对公路的影响 | 第34-35页 |
·煤矿采空区公路路基反力的分布规律 | 第35-41页 |
·煤矿采空区公路路基反力的传统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煤矿采空区公路路基反力的动态变化规律 | 第36-38页 |
·地基反力与公路路基位置关系 | 第38页 |
·公路路基宽度对地基反力分布影响的规律 | 第38-39页 |
·公路路基刚度对地基反力分布的影响规律 | 第39页 |
·地基系数对公路路基所受反力的影响 | 第39-40页 |
·煤矿的开采厚度对公路路基所受反力的影响 | 第40-41页 |
·煤矿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量对高速公路的影响 | 第41-44页 |
·煤矿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的机理概述 | 第41-42页 |
·影响煤矿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的主要因素 | 第42-43页 |
·煤矿采空区高速公路的二次活化问题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公路煤矿采空区地表稳定性评价 | 第45-65页 |
·公路采空区地表稳定性评价标准 | 第45页 |
·公路煤矿采空区地表稳定性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45-53页 |
·公路煤矿采空区地表稳定性评价的传统方法 | 第45-51页 |
·公路煤矿采空区地表稳定性评价的新方法 | 第51-53页 |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理论 | 第53-57页 |
·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 | 第53-54页 |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方法 | 第54-55页 |
·模糊综合评判决策的数学模型 | 第55-56页 |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问题 | 第56-57页 |
·煤矿采空区地表稳定性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 第57-64页 |
·煤矿采空区地表稳定性评判因素的确定 | 第57-58页 |
·煤矿采空区地表稳定性评判等级的确定 | 第58-59页 |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第59-61页 |
·煤矿采空区地表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 第65-78页 |
·南万高速公路概况 | 第65-71页 |
·项目区的工程地质概况及构造特征 | 第65-67页 |
·南万高速公路下伏煤矿开采情况及影响范围 | 第67-71页 |
·项目区的稳定性综合评价分析 | 第71-76页 |
·稳定性评价区域的确定 | 第71页 |
·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 第71-76页 |
·施工治理方案及建议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工作及发表著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