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选题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研究现状第9-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研究主要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13-15页
     ·研究思路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创新点第13-15页
第二章 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第15-30页
   ·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设计第15-16页
     ·调查地点的选取第15页
     ·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法第15-16页
   ·大学生“村官”具有的优势第16-20页
     ·具有远大理想抱负,扎根基层第17-18页
     ·具有创新思想,引领科技文明前行第18页
     ·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18-19页
     ·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引领农村新风尚第19-20页
   ·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0-24页
     ·高校忽略对大学生“村官”的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第20-21页
     ·当地基层政府疏于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思想政治教育第21-22页
     ·大学生“村官”自身思想状况存在问题第22-24页
   ·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4-30页
     ·政策制度因素第24-25页
     ·农村基层环境因素第25-27页
     ·大学生价值观因素第27-28页
     ·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因素第28-30页
第三章 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第30-36页
   ·主体原则第30-31页
   ·渗透原则第31-32页
   ·示范原则第32-34页
   ·激励原则第34-36页
第四章 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索第36-49页
   ·高校要注重对大学生“村官”选聘前的思想培养第36-39页
     ·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36-37页
     ·注重对选拔大学生村官战略意义的宣传第37页
     ·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创新第37-38页
     ·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锻炼第38-39页
   ·社会要形成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第39-45页
     ·国家政策的落实和完善是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第39-41页
     ·当地各级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留才用才环境第41-42页
     ·社会合力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第42-43页
     ·村民、村干部要和大学生“村官”帮扶结对,加强专人指导第43-44页
     ·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第44页
     ·注重网络建设,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44-45页
   ·岗位在职教育是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第45-49页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第45-46页
     ·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道德观教育第46-47页
     ·加强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农民的情感教育第47-48页
     ·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廉政教育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社会资本对高校发展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