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概述 | 第11-19页 |
|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构造特点 | 第11-13页 |
|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发展概况 | 第13-17页 |
|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计算理论 | 第17-19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的评估及抗疲劳设计研究 | 第21-33页 |
| ·钢桥及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研究概况 | 第21-25页 |
| ·钢桥面板的疲劳性能评估方法 | 第25-28页 |
| ·传统疲劳评估方法 | 第25-28页 |
| ·断裂力学评估方法 | 第28页 |
| ·钢桥面板的抗疲劳设计方法 | 第28-30页 |
| ·无限寿命设计法 | 第28-29页 |
| ·有限寿命设计法 | 第29页 |
| ·损伤容限法 | 第29-30页 |
| ·各国规范中对钢桥面板疲劳问题的规定 | 第30-32页 |
| ·英国BS5400规范 | 第30-31页 |
| ·美国AASHTO规范 | 第31页 |
| ·欧洲Eurocode3规范 | 第31页 |
| ·日本规范中的疲劳规定 | 第31页 |
| ·中国规范中关于疲劳的规定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关键细节疲劳性能研究 | 第33-51页 |
| ·概述 | 第33-34页 |
| ·纵肋与桥面板的连接 | 第34-39页 |
| ·纵肋与桥面板连接失效机理分析 | 第34-37页 |
| ·纵肋与桥面板连接失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39页 |
| ·纵肋与桥面板连接处疲劳细节的分类 | 第39页 |
| ·纵肋与横隔板的连接 | 第39-45页 |
| ·纵肋与横隔板连接处失效机理分析 | 第41-42页 |
| ·纵肋与横隔板连接处失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4页 |
| ·纵肋与横隔板连接处疲劳细节的分类 | 第44-45页 |
| ·纵肋的拼接连接 | 第45-49页 |
| ·纵肋拼接连接处失效机理分析 | 第47页 |
| ·纵肋拼接连接处失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48页 |
| ·纵肋拼接连接处疲劳细节分类 | 第48-49页 |
| ·改善和提高疲劳细节的措施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钢桥面板的有限元分析和抗疲劳设计 | 第51-80页 |
| ·概述 | 第51页 |
|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有限元分析 | 第51-75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单元网格的划分 | 第51-52页 |
| ·横隔板切口形式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52-59页 |
| ·横隔板腹板高度的影响分析 | 第59-61页 |
| ·横隔板腹板、孔边及横隔板与纵肋连接焊缝处的应力分布分析 | 第61-69页 |
| ·板厚对纵肋与横隔板连接处疲劳细节的影响分析 | 第69-72页 |
| ·钢桥面板疲劳评估算例 | 第72-75页 |
|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抗疲劳设计建议与制造规定 | 第75-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五章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裂纹的修复方法研究 | 第80-87页 |
| ·概述 | 第80页 |
| ·纵肋拼接接头处疲劳裂纹的修复 | 第80-82页 |
| ·纵肋与桥面板焊接处疲劳裂纹的修复 | 第82-85页 |
| ·纵肋与横隔板焊接处疲劳裂纹的修复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87-89页 |
| 结论 | 第87页 |
| 建议 | 第87-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5-96页 |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