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三网融合背景下,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博弈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2页
  (一) 三网融合基本内涵第10页
  (二)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第10-11页
  (三) 三网融合的社会效益第11-12页
 二、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三、 选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注释第14-15页
第二章 三网融合之博弈争端所在第15-22页
 一、 博弈概述第15-16页
  (一) 博弈基本概念第15页
  (二) 合作与非合作博弈第15-16页
 二、 电信网与广电网的博弈争端第16-21页
  (一) 博弈争端中的主导权争夺第17-18页
  (二) 博弈争端中的“囚徒困境”第18-21页
 注释第21-22页
第三章 三网融合之博弈“资本”第22-30页
 一、 电信网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第22-24页
  (一) 电信网优势分析第22-23页
  (二) 电信网自身困境第23-24页
 二、 广电网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第24-27页
  (一) 广电网优势分析第24-25页
  (二) 广电网自身困境第25-27页
 三、 互联网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第27-29页
  (一) 互联网优势分析第27-28页
  (二) 互联网自身困境第28-29页
 注释第29-30页
第四章 三网融合之博弈策略选择第30-37页
 一、 纳什均衡策略选择第30-31页
  (一) 零和博弈中的双赢可能第30-31页
  (二) 纳什均衡中的“合作真理”第31页
 二、 政府规制中博弈策略选择第31-33页
  (一) 政府规制中解决“社会两难”的问题第32页
  (二) 政府规制中“制衡与均衡策略”的运用第32-33页
 三、 满足受众需求中个性化策略选择第33-35页
  (一) 个性化服务策略第33-34页
  (二) 个性化内容需求策略第34-35页
 四、 品牌策略借鉴及应用第35-36页
  (一) 品牌战略——大媒体时代取胜的关键因素第35页
  (二) 相互借鉴——各自品牌战略的成功应用第35-36页
 注释第36-37页
第五章 三网融合之博弈结果第37-43页
 一、 立足“后三网融合时代”的前景展望第37-39页
  (一) 设备提供商最先获益第37-38页
  (二) 内容提供商成为最大受益者第38页
  (三) 满足市场需求与用户获益第38-39页
 二、 “后三网融合时代”可参考性建议第39-40页
  (一) 发挥市场机制与完善产业运营第39页
  (二) 搭建个性化舆论引导媒体平台第39-40页
 三、 “立体传媒”的构建第40-42页
  (一) 传统媒体搭建基础第40页
  (二) 新兴媒体成为主流第40-41页
  (三) 媒体间新互动空间第41-42页
 注释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合时代媒体发展型战略中人才战略研究
下一篇:旅游节目编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