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基本内容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2章 工业园区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6页 |
·工业园区的概念及内涵 | 第17-18页 |
·工业园区的概念 | 第17页 |
·工业园区的内涵 | 第17-18页 |
·工业园区的范畴 | 第18页 |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界定 | 第18-19页 |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基础理论概述 | 第19-22页 |
·公共管制理论 | 第19-20页 |
·体制(制度)理论 | 第20页 |
·企业型政府理论 | 第20-21页 |
·马克思主义基本矛盾理论 | 第21-22页 |
·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构建的主要类型 | 第22-26页 |
·我国开发区发展的主要历程 | 第22-23页 |
·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基本类型 | 第23-24页 |
·国内先进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借鉴 | 第24-26页 |
第3章 江西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 第26-39页 |
·江西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 | 第26-33页 |
·江西工业园区建设历程 | 第26-27页 |
·江西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 第27-30页 |
·江西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现状 | 第30-33页 |
·江西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6页 |
·管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 | 第33-34页 |
·行政主体地位不明确 | 第34页 |
·经济管理职能落实不到位 | 第34页 |
·社会管理职能力不从心 | 第34-35页 |
·机构设置比较混乱 | 第35页 |
·管理人员激励机制不足 | 第35-36页 |
·影响江西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基本要素分析 | 第36-39页 |
·功能定位 | 第36-37页 |
·区划调整 | 第37页 |
·政策变化 | 第37-38页 |
·资源稀缺 | 第38-39页 |
第4章 小蓝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实证分析 | 第39-53页 |
·小蓝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 第39-43页 |
·发展历程 | 第39-41页 |
·产业概况 | 第41-43页 |
·小蓝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现状 | 第43-50页 |
·工作职责 | 第43-44页 |
·机构设置 | 第44-46页 |
·运行机制 | 第46-49页 |
·基本特点 | 第49-50页 |
·小蓝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50-53页 |
·行政层级比较低 | 第50-51页 |
·服务手段相对缺乏 | 第51页 |
·法律主体地位不明确 | 第51页 |
·资产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 | 第51-53页 |
第5章 完善江西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对策性建议 | 第53-61页 |
·明确法律地位,加快出台“工业园区管理条例” | 第53页 |
·完善机构设置,积极推行扁平式管理模式 | 第53-54页 |
·创新发展方式,营造内生动力机制 | 第54-55页 |
·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的开发建设机制 | 第55页 |
·瞄准经济走向,完善招商引资机制 | 第55-56页 |
·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建立产业集聚机制 | 第56-59页 |
·明晰工业园区产业定位 | 第57页 |
·编制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第57-58页 |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 第58页 |
·构建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 第58-59页 |
·培育发展专业特色市场 | 第59页 |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用人机制 | 第59-6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