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退化草地甘肃臭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空间分布格局与植被斑块 | 第12-15页 |
| ·植斑块的形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15-16页 |
| ·竞争关系 | 第16-17页 |
| 3 创新性分析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 1 研究区概况 | 第18-19页 |
| 2 样地设置 | 第19-20页 |
| 3 取样方法 | 第20页 |
| ·点格局调查方法 | 第20页 |
| ·甘肃臭草生物学特征和土壤水分调查 | 第20页 |
| 4 数据分析 | 第20-24页 |
| ·点格局分析 | 第20-21页 |
| ·空间关联性分析 | 第21-22页 |
| ·格局控制关系分析 | 第22-23页 |
| ·领地密度的计算 | 第23页 |
| ·生物多样性计算方法 | 第23页 |
| ·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不同阶段甘肃臭草斑块的特征 | 第24-27页 |
| 1 不同样地生物多样性 | 第24页 |
| 2 不同样地甘肃臭草群落生物量 | 第24-25页 |
| 3 甘肃臭草斑块种群生物学特征 | 第25-26页 |
| 4 领地密度的变化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不同阶段土壤水分变化 | 第27-31页 |
| 1 甘肃臭草斑块内、外土壤水分变化 | 第27-29页 |
| 2 斑块内土壤水分与甘肃臭草相互关系分析 | 第29页 |
| 3 讨论 | 第29-31页 |
| ·甘肃臭草斑块衰退的原因 | 第29-30页 |
| ·甘肃臭草种群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第30-31页 |
| 第五章 不同阶段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分析 | 第31-39页 |
| 1 甘肃臭草种群点格局分析 | 第31-32页 |
| 2 西北针茅种群点格局分析 | 第32-34页 |
| 3 甘肃臭草与西北针茅种群空间关联性分析 | 第34-35页 |
| 4 甘肃臭草与西北针茅种群格局控制关系 | 第35-37页 |
| 5 讨论 | 第37-39页 |
| ·优势种空间格局形成的原因 | 第37-38页 |
| ·甘肃臭草和西北针茅之间的竞争关系 | 第38-3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39-42页 |
| 1 主要结论 | 第39-40页 |
| 2 问题与不足 | 第40页 |
| 3 展望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附录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