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白光LED无线通信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现有的井下无线通信技术 | 第11-12页 |
·井下白光无线通信的提出 | 第12-13页 |
·可见光通信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种类 | 第13页 |
·国外可见光通信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白光 LED 无线通信应用的展望 | 第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全文的组织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井下白光的光照度研究 | 第18-28页 |
·白光 LED 简介 | 第18-22页 |
·白光 LED 的种类 | 第18页 |
·白光辐射模式 | 第18-20页 |
·白光无线通信涉及的特性参数 | 第20-22页 |
·井下白光 LED 的光照度分布情况 | 第22-27页 |
·井下的照明标准 | 第22-23页 |
·单个白光 LED 模型的建立与光照度仿真 | 第23-24页 |
·LED 阵列的布局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井下白光通信的信道研究 | 第28-39页 |
·白光无线通信简介 | 第28-30页 |
·典型的室内白光 LED 无线通信系统模型 | 第28-29页 |
·常见的链路形式介绍 | 第29-30页 |
·井下白光无线通信的信道研究 | 第30-38页 |
·井下白光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 第30-31页 |
·信道模型 | 第31-32页 |
·信道脉冲响应的计算 | 第32-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下行链路的调制方式 | 第39-53页 |
·下行链路的接收方式 | 第39-42页 |
·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系统 | 第39-40页 |
·分集合并的接收方式 | 第40-42页 |
·ACO-OFDM 调制方式 | 第42-48页 |
·ACO-OFDM 原理 | 第42-46页 |
·将 ACO-OFDM 与等增益合并相结合 | 第46-47页 |
·系统性能分析 | 第47-48页 |
·PAM-DMT 系统 | 第48-50页 |
·PAM-DMT 原理 | 第48-49页 |
·将 PAM-DMT 与等增益合并相结合 | 第49页 |
·系统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两种调制方式比较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上行链路的调制方式 | 第53-63页 |
·Turbo 编译码 | 第53-57页 |
·Turbo 编译码原理 | 第53-55页 |
·非对称 Turbo 编译码原理 | 第55-57页 |
·SC-FDMA 原理 | 第57-61页 |
·SC-FDMA 原理介绍 | 第58-59页 |
·单载波映射方式的选择 | 第59-61页 |
·上行链路的整体结构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