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一 前言 | 第11-20页 |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2 全球气候变暖 | 第11-12页 |
3 增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2-15页 |
·增温对植物生长的直接影响 | 第12-13页 |
·增温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12-13页 |
·增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3页 |
·增温对植物物候特征的影响 | 第13页 |
·增温对植物间接的影响 | 第13-15页 |
·增温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 第13-14页 |
·增温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 第14页 |
·增温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第14-15页 |
·增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15页 |
4 气候变化对小麦的影响 | 第15-16页 |
5 气候变化对水稻的影响 | 第16-18页 |
6 增温对气孔和维管束的影响 | 第18-20页 |
二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1 试验地点和时间 | 第20页 |
2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3 试验设计方法 | 第20-22页 |
·南方小麦的气孔与维管束对覆膜增温的响应 | 第20-21页 |
·水稻的气孔与维管束对覆膜增温的响应 | 第21-22页 |
4 试验测定项目 | 第22-24页 |
·温度的测定 | 第22页 |
·覆膜增温土壤温度的测定 | 第22页 |
·覆膜增温空气温度的测定 | 第22页 |
·气孔密度和大小的测定 | 第22-23页 |
·小麦气孔密度和大小的测定 | 第22页 |
·水稻气孔密度和大小的测定 | 第22-23页 |
·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测定 | 第23-24页 |
·小麦节间茎粗、节间面积、髓腔面积、茎壁面积的测定 | 第23页 |
·小麦大小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测定 | 第23页 |
·水稻节间茎粗、节间面积、髓腔面积、茎壁面积的测定 | 第23-24页 |
·水稻大小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测定 | 第24页 |
5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25-38页 |
1 环境因子的变化 | 第25-29页 |
·土壤温度的变化 | 第25-27页 |
·小麦覆膜土壤温度的变化 | 第25-26页 |
·水稻覆膜土壤温度的变化 | 第26-27页 |
·气温的变化 | 第27-29页 |
·小麦覆膜气温的变化 | 第27-28页 |
·水稻覆膜气温的变化 | 第28-29页 |
2 小麦气孔与维管束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第29-33页 |
·小麦气孔密度和大小对覆膜增温的响应 | 第29-30页 |
·小麦维管束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第30-33页 |
·小麦各节茎秆结构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第30-31页 |
·小麦各节维管束性状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第31-33页 |
3 水稻气孔与维管束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第33-38页 |
·水稻气孔密度和大小对覆膜增温的响应 | 第33-34页 |
·水稻维管束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第34-38页 |
·水稻各节茎秆结构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第34-36页 |
·水稻各节维管束性状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第36-38页 |
四 结论与讨论 | 第38-41页 |
1 温度的变化 | 第38页 |
2 小麦气孔与维管束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第38-39页 |
·小麦气孔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第38-39页 |
·小麦维管束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第39页 |
3 水稻气孔维管束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第39-41页 |
·水稻气孔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第39-40页 |
·水稻维管束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附图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