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三维影像仪中影像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致谢第9-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2页
   ·影像测量技术概况第15-16页
   ·影像测量仪的分类及发展现状第16-19页
     ·影像测量仪的分类第16-18页
     ·影像测量仪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第18-19页
   ·三维影像仪中影像测量技术的研究意义第19-21页
     ·三维影像仪的系统构成第19页
     ·三维影像仪的工作原理第19-21页
     ·研究意义第21页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影像测量仪的测量流程与原理第22-28页
   ·测量优势第22页
   ·测量基本流程第22-23页
   ·尺度因子的获取第23-24页
   ·几何要素测量第24-25页
     ·几何特征量提取第24-25页
     ·特征量几何关系测量第25页
   ·三维测量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影像测量仪地图导航功能的实现第28-38页
   ·问题的提出第28页
   ·图像配准技术及一般方法第28-32页
     ·图像配准简介第28-29页
     ·图像配准一般方法第29-32页
   ·基于光栅尺的导航地图的拼接第32-33页
   ·基于光栅尺及数字图像相关的导航地图的拼接第33-35页
   ·实验结果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2D 几何特征量识别及组合测量第38-58页
   ·图像预处理技术第38-41页
     ·图像的滤波降噪第38-39页
     ·图像分割第39-41页
   ·2D 几何特征量的识别过程及方法第41-45页
     ·点的识别第41-42页
     ·直线的识别第42-44页
     ·圆和椭圆的识别第44-45页
   ·圆特征识别算法的改进第45-53页
     ·边界点搜索策略第46页
     ·重要性采样第46-48页
     ·使用聚类技术的参数空间峰值检测第48页
     ·算法流程第48-49页
     ·实验结果分析与比较第49-53页
   ·2D 几何量的组合测量第53-57页
     ·测量原理与实现第53-55页
     ·实验结果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基于自动对焦技术的高度测量第58-71页
   ·自动对焦的原理与方法第58-59页
     ·自动对焦第58页
     ·原理与方法第58-59页
   ·基于图像处理方法的常用对焦评价函数比较第59-63页
     ·图像对焦评价函数第59-60页
     ·常用评价函数及其比较第60-63页
   ·基于 Kirsch 梯度法和高斯曲线拟合的自动对焦第63-67页
     ·原理与实现方法第63页
     ·实验结果第63-67页
   ·高度测量的实现第67-70页
     ·原理与流程第67-68页
     ·实验结果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全文总结第71页
   ·未来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退化粒子滤波及其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孵化卵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