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蓝藻门概述 | 第10-11页 |
| ·藻胆体及光合作用 | 第11-13页 |
| ·藻胆蛋白 | 第13-14页 |
| ·环境因子对蓝藻体内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 ·蓝藻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蓝藻外源基因的转化 | 第16-18页 |
| ·基因功能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蓝藻水华 | 第20-21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展望 | 第21-23页 |
| 第2章 集胞藻PCC6803 slr1649 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23-40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37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23-26页 |
| ·实验设计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3章 集胞藻PCC6803 同源重组载体的转化与筛选 | 第40-46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4页 |
| ·藻种与质粒 | 第40页 |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40页 |
| ·主要仪器 | 第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 ·突变株的筛选 | 第44页 |
| ·突变株PCR 鉴定结果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集胞藻PCC6803基因slr1649缺失株的表型观察 | 第46-52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 ·主要材料 | 第46页 |
| ·主要试剂 | 第46-47页 |
| ·主要仪器见3.2.3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 ·slr1649 基因缺失的突变株表型观察 | 第47-49页 |
| ·讨论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2-55页 |
| 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