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二羟基甲苯合成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2,6-二羟基甲苯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2,6-二羟基甲苯的合成方法 | 第11-17页 |
| ·以戊二酸为原料的制备方法 | 第11-12页 |
| ·以对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的制备方法 | 第12页 |
| ·以1.3-环已二酮为原料的制备方法 | 第12-13页 |
| ·以间苯二酚为原料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 ·以2,6-二硝基甲苯为原料的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案 | 第17-19页 |
| 2 2,6-二羟基甲苯的水解工艺条件研究 | 第19-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19-21页 |
| ·主要原料及试剂 | 第19-20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0页 |
| ·实验步骤 | 第20-21页 |
| ·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21-24页 |
| ·气质联用分析 | 第21-22页 |
| ·核磁共振分析 | 第22-23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3-2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8页 |
| ·初期探索性实验 | 第24-27页 |
| ·硫酸体系探索 | 第24-25页 |
| ·硫酸氢铵体系探索 | 第25-26页 |
| ·有机酸体系探索 | 第26页 |
| ·磷酸体系探索 | 第26-27页 |
| ·磷酸体系下的单因素实验 | 第27-31页 |
| ·反应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反应酸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第28页 |
| ·水量变化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 ·酸浓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反应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第30页 |
| ·N_2的通入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搅拌速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第31页 |
| ·正交实验 | 第31-36页 |
| ·正交实验结果的极差计算 | 第32-33页 |
| ·正交实验的效应曲线图 | 第33-34页 |
| ·正交表的方差分析 | 第34-36页 |
| ·最佳工艺条件平行实验 | 第36-37页 |
| ·母液套用实验研究 | 第37页 |
| ·产品的重结晶与脱色 | 第37-38页 |
| ·工艺流程图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3 2,6-二羟基甲苯的后处理工艺研究 | 第40-53页 |
| ·引言 | 第40-41页 |
| ·萃取分离原理 | 第41页 |
| ·萃取剂的选择 | 第41-43页 |
|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43-44页 |
| ·实验装置与流程 | 第44页 |
| ·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 ·萃取的最佳条件研究 | 第45-48页 |
| ·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 ·静置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6页 |
| ·萃取相比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 ·萃取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 ·萃取次数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8页 |
| ·萃取相平衡研究 | 第48-52页 |
| ·相平衡实验的步骤和测试数据 | 第49页 |
| ·三角形相图的绘制 | 第49-51页 |
| ·相平衡数据的关联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4 反应机理探讨及中间体表征 | 第53-57页 |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53-54页 |
| ·中间体表征 | 第54-57页 |
| 5 结论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