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抢劫罪中“其他方法”的认定--以“魏某和刘某劫取财物等案”为切入点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序言 | 第8-9页 |
一、案情介绍及引出的问题 | 第9-11页 |
(一) 案情介绍 | 第9-10页 |
1. 魏某和刘某采用泼洒辣椒水劫财案 | 第9页 |
2. 王某采用“关闭”行为和使用安眠药劫财案 | 第9-10页 |
3. 钟某采用自伤行为劫财案 | 第10页 |
4. 金某采用尾随行为劫财案 | 第10页 |
5. 张某采用谎称自己是艾滋病携带者劫财案 | 第10页 |
(二) 该系列案件引出的问题 | 第10-11页 |
1. “其他方法”的内涵是什么 | 第10-11页 |
2. “其他方法”的外延是什么 | 第11页 |
二、问题的分析 | 第11-17页 |
(一) 内涵的分析 | 第11-15页 |
1. “其他方法”的概念分析 | 第11-13页 |
2. “其他方法”的特征分析 | 第13-15页 |
(二) 外延的分析 | 第15-17页 |
1. 明确规定“其他方法”的种类之必要性 | 第15页 |
2. “其他方法”的种类分析 | 第15-17页 |
三、案件评析及立法建议 | 第17-20页 |
(一) 案件评析 | 第17-18页 |
1. 魏某和刘某采用泼洒辣椒水劫财案 | 第17页 |
2. 王某采用“关闭”行为和使用安眠药劫财案 | 第17页 |
3. 钟某采用自伤行为劫财案 | 第17-18页 |
4. 金某采用尾随行为劫财案 | 第18页 |
5. 张某采用谎称自己是艾滋病携带者劫财案 | 第18页 |
(二) “其他方法”的立法建议 | 第18-20页 |
结语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致谢 | 第23-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