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组织形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论证理路 | 第11-13页 |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法律组织形式 | 第13-24页 |
(一)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概念 | 第13-18页 |
1. 几个关键要素分析 | 第14-16页 |
2. 我国法体系下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3. 与相关概念之比较 | 第17-18页 |
(二)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法律组织形式的要求 | 第18-20页 |
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历史发展 | 第18-19页 |
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特点 | 第19-20页 |
3. 法律组织形式应契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特点 | 第20页 |
(三) 法律组织形式的一般理论 | 第20-22页 |
1. 法律组织形式的概念 | 第20-22页 |
2. 法律组织形式体系 | 第22页 |
(四) 小结 | 第22-24页 |
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组织形式考察 | 第24-34页 |
(一) 信托型组织形式的法律实践 | 第24-28页 |
1. 法理基础与运作结构 | 第24-26页 |
2. 法律依据与实践现状 | 第26-28页 |
(二) 合伙型组织形式的法律实践 | 第28-30页 |
1. 法理基础与运作结构 | 第28-29页 |
2. 法律依据与实践现状 | 第29-30页 |
(三) 公司型组织形式的法律实践 | 第30-32页 |
1. 法理基础与运作结构 | 第30-32页 |
2. 法律依据与实践现状 | 第32页 |
(四) 小结 | 第32-34页 |
三、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组织形式的现实困境 | 第34-44页 |
(一) 法律组织形式的体系困境 | 第34-38页 |
1. 多元格局非导源于规范的法律组织形式体系 | 第34-36页 |
2. 信托与法律组织形式体系不相容 | 第36-38页 |
(二)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功能实现困境 | 第38-43页 |
1. 公司型组织形式不契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特点 | 第38-41页 |
2. 信托型组织形式不契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特点 | 第41-43页 |
(三) 小结 | 第43-44页 |
四、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组织形式的理性选择 | 第44-57页 |
(一) 域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组织形式之借鉴 | 第45-47页 |
1. 英美的法律实践 | 第45-46页 |
2. 日本的法律实践 | 第46页 |
3. 我国台湾地区的实践 | 第46-47页 |
(二) 有限合伙型组织形式之制度优势 | 第47-51页 |
1. 设立退出的便捷优势 | 第47-48页 |
2. 运作灵活高效的优势 | 第48-49页 |
3. 委托代理风险防范优势 | 第49-50页 |
4. 获取高额投资收益的优势 | 第50-51页 |
(三) 发展有限合伙型组织形式之设想 | 第51-55页 |
1. 有限合伙型组织形式面临的问题 | 第52-53页 |
2. 解决问题的若干思路 | 第53-55页 |
(四) 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