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5-25页 |
·光伏聚光系统的组成 | 第16-20页 |
·聚光镜的分类 | 第20-25页 |
·菲涅耳光伏聚光镜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25-29页 |
·菲涅耳光伏聚光镜的分类 | 第26-27页 |
·菲涅耳光伏聚光镜的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菲涅耳光伏聚光镜的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2章 非成像及光伏聚光系统的基础理论 | 第30-42页 |
·非成像光学VS成像光学 | 第30-31页 |
·聚光比 | 第31-35页 |
·非成像光学中的边缘光线原理 | 第35-38页 |
·光学扩展不变量守恒(Etendue) | 第38-41页 |
·多面同时设计方法(Simultaneous Multiple Surface)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菲涅耳光伏聚光系统的设计 | 第42-64页 |
·菲涅耳聚光镜的设计理论 | 第42-45页 |
·菲涅耳聚光镜的材料 | 第45页 |
·不同结构类型的Fresnel聚光镜光学效率分析 | 第45-49页 |
·常规菲涅耳光伏聚光系统的设计与聚光性能分析 | 第49-55页 |
·等齿宽菲涅耳聚光镜的设计 | 第49-50页 |
·等齿深菲涅耳聚光镜的设计 | 第50-52页 |
·二级等齿深菲涅耳聚光系统的聚光性能分析 | 第52-55页 |
·基于非成像原理新型菲涅耳光伏聚光系统的设计 | 第55-62页 |
·聚光光斑的均匀性和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之间的关系 | 第56-57页 |
·弥散焦斑方法设计新型非成像菲涅耳聚光镜 | 第57-60页 |
·新型非成像菲涅耳聚光镜的建模分析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4章 户外聚光测试系统的研究 | 第64-74页 |
·户外光伏聚光测试系统的设计 | 第64-66页 |
·户外光伏聚光测试系统的实验验证 | 第66-72页 |
·实验步骤 | 第66-69页 |
·聚光光斑均匀性分析 | 第69-71页 |
·透过率和聚光效率的实验测试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室内光伏聚光测试系统的研究 | 第74-92页 |
·室内聚光测试系统的设计 | 第74-75页 |
·分立光谱局部测量法 | 第75-79页 |
·软件建模分析 | 第75-77页 |
·各单色光透过率和聚光效率的理论分析 | 第77-78页 |
·分立光谱局部测量法的验证 | 第78-79页 |
·室内聚光测试系统的实验验证 | 第79-85页 |
·实验步骤 | 第79-80页 |
·聚光光斑均匀性分析 | 第80-82页 |
·透过率和聚光效率的实验测量 | 第82-85页 |
·聚光测试实验结果分析程序的开发 | 第85-90页 |
·图像处理模块的功能 | 第85-86页 |
·图像处理模块的效果 | 第86-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6页 |
·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92-94页 |
·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2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02-104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