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信息时代中的人机界面 | 第10页 |
·研究目的:赢在用户 | 第10-11页 |
·UI 设计历史及UI 现状 | 第11-13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第13-16页 |
第二章 2.5 维的UI 设计理论与设计流程探讨 | 第16-34页 |
·数字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 第16-32页 |
·人机交互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 第17-21页 |
·以用户为中心,以目标为向导的设计 | 第21-22页 |
·实现模型、心理模型与表现模型 | 第22-23页 |
·以用户为中心以目标为向导的设计方法及流程 | 第23-32页 |
·设计原则与设计模式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感性工学和色彩心理学的原理及其应用 | 第34-49页 |
·感性工学理论概述 | 第34-36页 |
·感性工学概要 | 第34-35页 |
·感性工学的构成 | 第35-36页 |
·感性工学的研究流程 | 第36-37页 |
·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前向性感性工学 | 第37页 |
·逆向性感性工学 | 第37页 |
·双向混成系统 | 第37-38页 |
·感性工学在UI 设计中的运用 | 第38-39页 |
·基于感性工学的需求分析 | 第38-39页 |
·色彩心理学概述 | 第39-41页 |
·色彩的含义 | 第40页 |
·色彩的研究历史 | 第40-41页 |
·色彩心理的感性工学研究 | 第41-48页 |
·色彩知觉 | 第41-42页 |
·色彩的冷暖 | 第42页 |
·色彩的重量 | 第42页 |
·色彩联想 | 第42-43页 |
·色彩象征 | 第43-44页 |
·用户界面样本收集和色彩心理颜色提取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新的UI 原型制作方法 | 第49-55页 |
·UI 设计中的UI 原型与检测 | 第49-50页 |
·现有UI 原型制作与检测方法的缺点 | 第49-50页 |
·UI 原型制作与检测方法的改良 | 第50页 |
·基于Flash platform 的动态UI 高保真界面原型制作 | 第50-53页 |
·基于Flash platform 的A53 语言与XML 语言的技术特点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南京大树烟草分拣机流水线总控软件UI 设计 | 第55-68页 |
·建立用户模型 | 第55-57页 |
·确定用户模型及用户目标 | 第55-56页 |
·情景剧本 | 第56页 |
·需求定义及优先级排序 | 第56-57页 |
·UI 交互框架定义 | 第57-63页 |
·利用纸上原型对内容模块与功能模块的布局探索 | 第58-60页 |
·利用线框原型细化交互框架 | 第60-63页 |
·UI 视觉设计探索 | 第63-66页 |
·高保真UI 原型制作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8-70页 |
·论文总结 | 第68-69页 |
·后续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