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目录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2页 |
| ·概述 | 第14-18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的界定与分类 | 第14-16页 |
| ·面源污染理论相关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国内面源污染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国内面源污染现状 | 第18页 |
| ·面源污染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 第19-20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研究目标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2-27页 |
| ·流域概况 | 第22页 |
| ·气象 | 第22-23页 |
| ·地形地貌 | 第23页 |
| ·土壤、植被 | 第23页 |
| ·水土保持 | 第23-24页 |
| ·污染现状 | 第24-26页 |
| ·社会环境 | 第26-27页 |
| ·社会经济 | 第26页 |
| ·土地利用 | 第26页 |
| ·污染源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 ·野外人工降雨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7-28页 |
| ·样品的处理 | 第28-29页 |
| ·养分含量检测方法 | 第29页 |
| ·径流养分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 ·土样和径流泥沙养分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 ·试验小区表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毛竹林地降雨条件下坡地产流产沙过程特征研究 | 第30-36页 |
| ·径流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 第30-31页 |
| ·径流含沙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 第31-33页 |
| ·土壤侵蚀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 第33-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第五章 毛竹林降雨径流中氮素的动态迁移特征研究 | 第36-45页 |
| ·径流铵态氮流失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 第36-40页 |
| ·径流硝态氮流失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 第40-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第六章 毛竹林降雨径流中磷素、COD_(Mn)的动态迁移特征研究 | 第45-54页 |
| ·径流总磷流失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 第45-49页 |
| ·径流可溶态磷流失量特征 | 第49-50页 |
| ·径流磷素与表层土壤磷含量的相关性 | 第50-51页 |
| ·径流有机污染(COD_(Mn)的特征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第七章 径流量预测模型 | 第54-58页 |
| ·SCS法原理 | 第54-55页 |
| ·CN值的率定 | 第55-56页 |
| ·Ia与 S比值的率定 | 第56页 |
| ·模型的确立 | 第56-57页 |
| ·模型的验证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一)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 (二)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