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梁柱端板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对策
1 绪论 | 第1-28页 |
·框架结构连接的形式和种类 | 第12-13页 |
·端板连接的应用及形式 | 第13-14页 |
·各国规范的相应规定 | 第14-17页 |
·强柱弱梁的规定 | 第14页 |
·节点承载力规定 | 第14页 |
·节点延性(转动能力)规定 | 第14-15页 |
·刚性、半刚性、柔性的划分方法 | 第15页 |
·高强度螺栓和焊缝 | 第15页 |
·节点域 | 第15-17页 |
·端板连接的研究现状 | 第17-25页 |
·单向加载试验研究 | 第17-19页 |
·循环加载试验研究 | 第19-20页 |
·简化理论研究 | 第20-21页 |
·有限元分析 | 第21-23页 |
·端板连接的M-θ关系曲线 | 第23-25页 |
·接触问题的研究 | 第2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5-26页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6-28页 |
2 端板连接循环加载试验研究 | 第28-43页 |
·材性试验 | 第28-30页 |
·连接抗滑移系数试验 | 第30页 |
·端板连接循环加载试验 | 第30-42页 |
·试件描述 | 第30-32页 |
·试验装置 | 第32-33页 |
·量测内容及方法 | 第33页 |
·加载方式 | 第33页 |
·试验结果 | 第33-34页 |
·过程描述 | 第34-37页 |
·滞回性能 | 第37-39页 |
·关键部位应力 | 第39-42页 |
·试验总结 | 第42-43页 |
3 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及程序验证 | 第43-62页 |
·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43-53页 |
·有限变形的U.L.格式 | 第43-47页 |
·弹塑性强化本构关系 | 第47-51页 |
·接触问题 | 第51-53页 |
·程序验证 | 第53-62页 |
·主要前处理过程 | 第54-55页 |
·算例验证 | 第55-62页 |
4 端板连接的滞回性能分析 | 第62-110页 |
·有限元试件设计 | 第62-69页 |
·试件描述 | 第62-67页 |
·材料参数 | 第67-68页 |
·试件约束条件和单元划分 | 第68页 |
·加载方式 | 第68-69页 |
·破坏准则 | 第69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9-107页 |
·BASE试件 | 第70-75页 |
·BOLT系列试件 | 第75-80页 |
·SEP系列试件 | 第80-87页 |
·WEP系列试件 | 第87-89页 |
·PZ系列试件 | 第89-94页 |
·AF系列试件 | 第94-97页 |
·CF系列试件 | 第97-101页 |
·SHEAR系列试件 | 第101-103页 |
·HB系列试件 | 第103-105页 |
·PFB系列试件 | 第105-106页 |
·MAT系列试件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10页 |
5 抗震设计对策及建议 | 第110-127页 |
·端板连接节点设计 | 第110-116页 |
·螺栓 | 第110-111页 |
·端板 | 第111-113页 |
·节点域柱腹板和翼缘 | 第113-114页 |
·加劲肋 | 第114-115页 |
·其它 | 第115页 |
·算例 | 第115-116页 |
·端板连接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 | 第116-120页 |
·单向加载下 | 第116-120页 |
·循环加载下 | 第120页 |
·半刚接钢框架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120-127页 |
·局部坐标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 第120-122页 |
·局部坐标下的单元刚度方程 | 第122-123页 |
·总刚方程及数值解法 | 第123页 |
·算例及结果分析 | 第123-127页 |
6 后继工作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