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5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7-56页 |
第一章 同翅目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 第18-34页 |
1 抗药性发展的概况 | 第18-19页 |
2 抗药性机制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3 抗药性治理 | 第20-34页 |
3.1 抗药性监测 | 第20-21页 |
3.2 抗性治理策略 | 第21-22页 |
3.3 实例 | 第22-34页 |
第二章 寄主植物影响害虫药剂敏感性研究进展 | 第34-45页 |
1 寄主植物对害虫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2 寄主植物与害虫药剂敏感性的内在联系 | 第35-39页 |
2.1 对MFOs的影响 | 第35-36页 |
2.2 对ESTs的影响 | 第36页 |
2.3 对GSTs的影响 | 第36-37页 |
2.4 影响寄主植物诱导昆虫解毒酶系的相关因素 | 第37-38页 |
2.5 抗药性与解毒酶诱导的关系 | 第38-39页 |
3 寄主植物影响药剂敏感性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 第39-45页 |
第三章 害虫抗药性适合度与内分泌调控研究进展 | 第45-51页 |
1 适合度与抗性机制的关系 | 第45-46页 |
2 害虫抗药性与内分泌调控 | 第46-51页 |
2.1 蜕皮激素的调控 | 第46-47页 |
2.2 激脂激素的调控 | 第47页 |
2.3 保幼激素的调控 | 第47-51页 |
第四章 稻飞虱抗药性研究进展 | 第51-56页 |
1 稻飞虱抗药性发展概况 | 第51-52页 |
2 影响稻飞虱抗药性发展的因素 | 第52-53页 |
2.1 稻飞虱生物学特性 | 第52页 |
2.2 水稻品种抗虫性 | 第52页 |
2.3 杀虫剂类型及使用方法 | 第52-53页 |
2.4 对杀虫剂的交互抗性 | 第53页 |
3 稻飞虱抗药性机理研究 | 第53-54页 |
3.1 靶部位或神经不敏感性 | 第53页 |
3.2 解毒代谢增强 | 第53-54页 |
4 稻飞虱抗药性的治理 | 第54-56页 |
第二部分 基本材料与方法 | 第56-61页 |
1 材 料 | 第57页 |
1.1 白背飞虱 | 第57页 |
1.2 生化分析常用试剂 | 第57页 |
2 方 法 | 第57-61页 |
2.1 白背飞虱室内种群的续代饲养 | 第57页 |
2.2 白背飞虱不同品系的室内筛选 | 第57页 |
2.3 毒力测定 | 第57页 |
2.4 白背飞虱体内药剂敏感性相关酶系的活力测定 | 第57-58页 |
2.5 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 | 第58-59页 |
2.6 酯酶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 | 第59页 |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9-61页 |
第三部分 试验研究 | 第61-155页 |
第一章 不同地区种群药剂敏感性及其相关酶系活性与频率分布的比较 | 第62-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3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6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62-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页 |
2.1 不同种群药剂敏感性比较 | 第63页 |
2.2 不同种群酯酶同工酶谱比较 | 第63页 |
2.3 不同种群体内抗药性相关酶系活性及其分布频率比较 | 第63页 |
3 讨 论 | 第63-72页 |
第二章 药剂敏感性及其相关酶系活性与水稻品种的关系 | 第72-8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2-73页 |
1.1 供试虫源 | 第72页 |
1.2 供试水稻品种 | 第72页 |
1.3 供试虫饲养与处理 | 第72页 |
1.4 白背飞虱体内药剂敏感性相关酶系活力测定 | 第72-73页 |
1.5 稻株叶鞘中总酚含量测定 | 第7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3-75页 |
2.1 若虫在不同品种上饲养所得成虫对杀虫剂敏感性的变化 | 第73页 |
2.2 若虫在不同品种上饲养所得成虫体内抗药性相关酶系的比活力变化 | 第73页 |
2.3 雌成虫在不同品种上饲养后对杀虫剂敏感性的变化 | 第73-74页 |
2.4 成虫在不同品种上取食后体内抗药性相关酶系的比活力变化 | 第74页 |
2.5 3种水稻品种稻株叶鞘中的总酚含量比较及与飞虱药剂敏感性的相关分析 | 第74-75页 |
3 讨 论 | 第75-83页 |
第三章 药剂敏感性及其相关酶系活性与频率分布的世代变化 | 第83-9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3页 |
1.1 供试虫源 | 第83页 |
1.2 供试药剂 | 第83页 |
1.3 毒力测定及抗性相关酶活力测定 | 第8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3-84页 |
2.1 不同世代药剂敏感性变化 | 第83页 |
2.2 不同世代药剂敏感性相关酶活性及分布频率变化 | 第83-84页 |
3 讨 论 | 第84-98页 |
第四章 药剂敏感性相关酶系活性的发育时间特征及化学杀虫剂对其的影响 | 第98-10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8页 |
1.1 供试虫源 | 第98页 |
1.2 供试药剂 | 第98页 |
1.3 生化测定 | 第9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8-99页 |
2.1 不同发育时间白背飞虱体内抗性相关酶系比活力变化 | 第98-99页 |
2.2 杀虫剂对白背飞虱体内抗性相关酶系的影响 | 第99页 |
3 讨 论 | 第99-104页 |
第五章 不同品系抗药性相关酶系特征的比较 | 第104-11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4页 |
1.1 试 虫 | 第104页 |
1.2 抗药性相关酶系活性测定 | 第104页 |
1.3 酯酶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 | 第10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5页 |
2.1 白背飞虱不同品系抗药性相关酶系比活力及反应动力学常数比较 | 第104-105页 |
2.2 白背飞虱不同品系酯酶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酶谱比较 | 第105页 |
3 讨 论 | 第105-111页 |
第六章 羧酸酯酶与乙酰胆碱酯酶的体躯与亚细胞分布特征 | 第111-11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1页 |
1.1 试 虫 | 第111页 |
1.2 酶源提取与制备 | 第111页 |
1.3 CaE、AchE活力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11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1-112页 |
2.1 CaE体躯分布 | 第111-112页 |
2.2 CaE亚细胞分布 | 第112页 |
2.3 AchE体躯分布 | 第112页 |
2.4 AchE的亚细胞分布 | 第112页 |
3 讨 论 | 第112-117页 |
第七章 不同品系杂交后药剂敏感性及其相关酶系活性的比较 | 第117-1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7-118页 |
1.1 试 虫 | 第117页 |
1.2 毒力测定 | 第117页 |
1.3 抗性遗传分析方法 | 第117页 |
1.4 抗性现实遗传力(h~2)的估算 | 第117页 |
1.5 抗药性相关酶系活性测定 | 第117-118页 |
1.6 抗药性相关酶系活性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遗传分析 | 第11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8-120页 |
2.1 白背飞虱对马拉硫磷的抗性遗传方式 | 第118-119页 |
2.2 抗性遗传力(h~2)估算 | 第119页 |
2.3 白背飞虱不同品系及其杂交后代的抗性相关酶活与频率分布变化 | 第119页 |
2.4 白背飞虱不同品系及其杂交后代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第119页 |
2.5 白背飞虱抗药性相关酶活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遗传分析 | 第119-120页 |
3 讨 论 | 第120-133页 |
第八章 不同品系种群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 第133-1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3-134页 |
1.1 供试虫源 | 第133页 |
1.2 供试水稻及试验条件 | 第133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133页 |
1.4 存活率曲线的拟合 | 第133-134页 |
1.5 生命生殖力表的构建 | 第1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34-135页 |
2.1 不同品系发育期有关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 第134-135页 |
2.2 不同品系成虫期有关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 第135页 |
2.3 不同品系种群内禀增长力及相对适合度的比较 | 第135页 |
3 讨 论 | 第135-147页 |
第九章 保幼激素对药剂敏感性及其相关酶系活性的影响 | 第147-1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7-148页 |
1.1 试 虫 | 第147页 |
1.2 供试药剂 | 第147页 |
1.3 药剂处理方法 | 第147-148页 |
1.4 酶源提取与制备 | 第1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48-149页 |
2.1 Methoprene与马拉硫磷处理对白背飞虱RS和MR品系的影响 | 第148-149页 |
2.2 Methoprene与叶蝉散处理对白背飞虱RS和IT品系的影响 | 第149页 |
3 讨 论 | 第149-155页 |
第四部分 总讨论 | 第155-163页 |
1 白背飞虱的抗药性发展 | 第156页 |
2 影响白背飞虱抗性发展的因子 | 第156-158页 |
2.1 遗传学因子 | 第156-157页 |
2.2 生物学因子 | 第157-158页 |
2.3 操作因子 | 第158页 |
3 白背飞虱对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抗性机制及其遗传 | 第158-159页 |
4 激素对白背飞虱抗药性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159页 |
5 白背飞虱的抗性治理 | 第159-160页 |
6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60页 |
7 今后的研究 | 第160-163页 |
英文摘要 | 第163-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204页 |
附录 | 第204-2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