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1章 概述 | 第6-11页 |
1.1 图像监控的必要性 | 第6页 |
1.2 图像监控的发展 | 第6-7页 |
1.3 实时图像监控系统介绍 | 第7-9页 |
1.4 任务说明 | 第9-11页 |
第2章 低比特率视频编解码标准——H.263 | 第11-15页 |
2.1 H.263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2.2 H.263的基本内容 | 第12-15页 |
第一部分 基于ISDN的图像监控系统的实现 | 第15-35页 |
第3章 基于ISDN的图像监控系统结构介绍 | 第15-16页 |
第4章 基于CAPI的ISDN通信 | 第16-24页 |
4.1 ISDN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16-17页 |
4.2 ISDN的基本工作方式和一次群工作方式的比较 | 第17-18页 |
4.3 开放系统互联模型和ISDN实现模型的对照 | 第18-19页 |
4.4 ISDN网络的特性 | 第19-20页 |
4.5 电话设备和网络接口 | 第20-21页 |
4.6 CAPI介绍 | 第21-23页 |
4.7 本章小节 | 第23-24页 |
第5章 ISDN通信模块的实现 | 第24-30页 |
5.1 总体过程 | 第24-26页 |
5.2 连接过程 | 第26-27页 |
5.3 数据传送过程 | 第27-28页 |
5.4 断开过程 | 第28-29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29-30页 |
第6章 系统的工作性能及展望 | 第30-35页 |
6.1 系统的工作性能 | 第30页 |
6.2 ISDN信道测试软件介绍 | 第30-32页 |
6.3 系统的扩展:从点对点到多点对多点 | 第32-35页 |
第二部分 H.323系统中视频编码器的设计与研究 | 第35-66页 |
第7章 H.323与多媒体通信系统 | 第35-41页 |
7.1 ITU制定的多媒体通信系列协议H.32x介绍 | 第35-36页 |
7.2 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H.323 | 第36-41页 |
第8章 媒体处理芯片的选择 | 第41-51页 |
8.1 用专用媒体处理芯片实现的特点 | 第41-44页 |
8.2 用可编程媒体处理芯片实现的特点 | 第44-50页 |
8.3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第9章 系统的软硬件结构设计 | 第51-63页 |
9.1 硬件结构设计 | 第51-52页 |
9.2 软件优化的策略 | 第52-62页 |
9.3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第10章 系统的具体实现情况及展望 | 第63-66页 |
10.1 已经完成的工作 | 第63-65页 |
10.2 将来的任务 | 第65-66页 |
结束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本文作者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