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一种基于分簇的高能效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论文的主要贡献第15-16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第17-24页
   ·网络体系结构和节点构成第17-1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第19-20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第20-21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第21-22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指标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CEEP协议的提出和设计第24-37页
   ·CEEP协议提出的背景第24-25页
   ·CEEP协议的原理第25-35页
     ·簇数的确定第25-28页
     ·CEEP协议的簇形成过程第28页
     ·CEEP协议的路由设计第28-33页
       ·MTE路由第28-29页
       ·基于能量比较的MTE路由算法第29-33页
     ·CEEP协议的MAC设计第33-35页
   ·CEEP协议的流程第35-36页
   ·本章小节第36-37页
第四章 仿真与性能分析第37-53页
   ·仿真平台第37-39页
     ·传感器仿真平台比较第37-39页
     ·仿真平台的选择第39页
   ·NS-2仿真建模第39-45页
     ·消息类型建模第40页
     ·普通节点模型第40-42页
     ·簇首节点模型第42-44页
     ·Sink节点模型第44-45页
     ·仿真整体流程第45页
   ·NS-2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5-52页
     ·系统寿命第46页
     ·系统功能仿真第46-49页
       ·TDMA时隙方案调整第47页
       ·普通节点发送时长和系统总时长第47-49页
     ·能耗第49-51页
       ·普通节点能耗第49-50页
       ·簇首节点能耗第50-51页
       ·系统总能耗第51页
     ·系统吞吐量第51-52页
   ·本章小节第52-53页
第五章 结论第53-55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53页
   ·今后工作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油松稳定碳同位素遗传稳定性及环境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