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交通条件下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2-14页 |
2 服务水平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4-23页 |
·服务水平的概念 | 第14-15页 |
·现有服务水平计算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模糊聚类方法 | 第16-23页 |
·聚类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16-17页 |
·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c聚类分析 | 第17-23页 |
3 指标数据采集方法 | 第23-33页 |
·数据采集方法概述 | 第23-25页 |
·常用数据采集方法 | 第23-24页 |
·混合交通条件下服务水平指标数据特点 | 第24页 |
·所需调查参数 | 第24-25页 |
·基于视频的指标数据采集方法 | 第25-30页 |
·选点原则和步骤 | 第25页 |
·调查方案 | 第25-27页 |
·视频数据的基本处理过程 | 第27页 |
·摄影测量方法 | 第27-28页 |
·数据的具体析取方法 | 第28-30页 |
·基于人工的指标数据采集方法 | 第30-33页 |
·延误的调查方法 | 第30-32页 |
·排队长度的调查方法 | 第32-33页 |
4 混合交通条件下评价指标研究 | 第33-42页 |
·选择评价指标的原则 | 第33页 |
·评价指标的选定 | 第33-34页 |
·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34-42页 |
·延误的计算方法 | 第34-37页 |
·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 第37-39页 |
·排队长度的计算方法 | 第39页 |
·干扰率的计算方法 | 第39-41页 |
·效率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5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 | 第42-56页 |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法 | 第42-46页 |
·通行能力的计算 | 第42-45页 |
·通行能力的折减 | 第45-46页 |
·停车线法 | 第46-50页 |
·冲突点法 | 第50-52页 |
·三种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 第52-56页 |
·交叉口的几何参数和信号控制参数 | 第52-53页 |
·自行车交通增加的冲突点和冲突区域 | 第53-54页 |
·通行能力的计算结果 | 第54-56页 |
6 基于模糊聚类的服务水平计算 | 第56-68页 |
·自行车对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的影响 | 第56-59页 |
·自行车到达分布模型 | 第56-57页 |
·自行车交通对效率系数的影响 | 第57-59页 |
·服务水平的模糊聚类研究 | 第59-65页 |
·聚类对象的描述 | 第59-60页 |
·聚类分析 | 第60-63页 |
·服务水平等级识别 | 第63-65页 |
·服务水平模糊聚类检验 | 第65-68页 |
·聚类的正确性检验 | 第65-66页 |
·模糊聚类方法的检验 | 第66-6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本论文的总结 | 第68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