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火力发电、热力发电论文

热电联产系统冷源领域节能及耦合机理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8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国内外热电联产发展及研究动态第17-24页
     ·国外热电联产发展概述第17-18页
     ·国内热电联产发展概述第18-19页
     ·热电联产发展研究动态第19-24页
   ·当前我国热电联产发展面临的问题第24-25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25-28页
第2章 热电联产冷源领域的研究特点第28-37页
   ·热电联产相关热经济指标第28-30页
   ·热电联产总热效率η_(tp)公式改进第30-32页
   ·热电联产研究领域的特点第32-36页
     ·供热机组与凝汽机组的区别第32页
     ·热电联产冷源领域的研究特点第32-33页
     ·热电联产冷源领域的节能增效第33-34页
     ·热电联产系统的建立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热电联产系统联合特性的研究第37-57页
   ·热网系统性能研究计算第37-41页
   ·热网加热器特性分析第41-48页
     ·热网加热器传热系数及抽汽参数的数学模型第41-45页
     ·热网加热器性能曲线及分析第45-47页
     ·热网加热器全工况性能曲线第47-48页
   ·低压缸性能曲线第48-50页
   ·热电联产系统联合特性曲线及分析第50-56页
     ·热电联产系统联合特性曲线第50页
     ·调节过程分析第50-52页
     ·热电联产系统联合特性分析第52-53页
     ·最佳冷凝热网加热器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供热机组变工况功率计算研究第57-73页
   ·供热机组变工况计算的原理和研究方法第57-63页
     ·特征通流面积的概念第57-58页
     ·功率计算迭代程序第58-63页
   ·程序编制实例第63-69页
     ·确定各工况的理论发电功率第64-65页
     ·选取基准工况及功率修正第65-69页
   ·热电联产系统变工况计算程序第69-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热电联产供热运行新模式第73-83页
   ·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及典型应用第73-74页
     ·能量梯级利用原理第73页
     ·能量梯级利用原理的典型应用第73-74页
   ·热电联产供热运行新模式第74-77页
   ·供热机组运行新模式的经济性比较第77-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6章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热电联产的应用第83-98页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简介第83-87页
     ·吸收式热泵的分类第83-84页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第84-86页
     ·吸收式热泵的性能指标第86-87页
   ·吸收式热泵在热电联产中的应用第87-97页
     ·汽轮机最小冷却流量第87-89页
     ·汽轮机和热泵的抽凝比第89-90页
     ·热泵循环在热电联产中的运行模式第90-92页
     ·经济性比较第92-97页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8-103页
   ·结论第98-100页
   ·创新性成果第100-101页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10-11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作者简介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与环境效益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需求侧参与的竞争性电力市场理论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