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中的政治文化问题研究--以重庆市G镇为个案分析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9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 国外研究状况简述 | 第9-10页 |
2 国内研究状况简述 | 第10-12页 |
3 国内有关村民自治的政治文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 概念与方法 | 第14-18页 |
1 核心概念 | 第14-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3 分析框架 | 第16-18页 |
(三) 个案镇的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一、村民政治认知 | 第19-24页 |
(一) 村民政治认知基本情况 | 第19-22页 |
1 对政治体系稳定度有较高认同 | 第19-20页 |
2 村民输出取向大于输入取向 | 第20-22页 |
3 政治信息获得渠道相对单一 | 第22页 |
(二) 结论 | 第22-24页 |
1 村民对国家政治体系的忠诚度很高 | 第22页 |
2 乡镇政府的政权基础受到怀疑 | 第22-23页 |
3 政治信息普及的渠道内外畅通但仍显薄弱 | 第23-24页 |
4 政治理性度不高 | 第24页 |
二、村民政治情感 | 第24-30页 |
(一) 村民政治情感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1 谨慎处理政治生活 | 第25页 |
2 村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信任度较高 | 第25-26页 |
(二) 政治情感的群体差异 | 第26-29页 |
1 干部对政治环境的信任度较高 | 第26-27页 |
2 干部对政治较为宽容 | 第27页 |
3 村民内部不同群体间对村级选举信任度差异 | 第27-29页 |
(三) 结论 | 第29-30页 |
1 村级直选的制度建设赢得较高信任度 | 第29页 |
2 教育程度提高村民信任度 | 第29-30页 |
3 村民普遍具有一种矛盾心理 | 第30页 |
三、村民政治态度 | 第30-35页 |
(一) 村民政治态度基本情况 | 第31-33页 |
1 村民对国家及地方政策执行力的态度 | 第31页 |
2 村民对政治规则的态度 | 第31-32页 |
3 村民对政治体系及其执行者的态度 | 第32-33页 |
(二) 结论 | 第33-35页 |
1 经济变量作用明显 | 第33-34页 |
2 法制意识逐渐增强 | 第34页 |
3 村民对政治体系权威的态度有明显分歧 | 第34-35页 |
四村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效能感 | 第35-41页 |
(一) 村庄政治参与能力和效能感的基本情况 | 第35-40页 |
1 村庄政治参与环境现状 | 第35-36页 |
2 村民政治参与的效能感 | 第36页 |
3 村民政治参与能力 | 第36-40页 |
(二) 结论 | 第40-41页 |
1 村两委之间的关系亟待规范 | 第40页 |
2 村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性渠道 | 第40-41页 |
3 公民意识的生长 | 第41页 |
五结论与讨论 | 第41-47页 |
(一) 政治文化分层明显 | 第41-45页 |
1 制度建设使村民意识凸现 | 第41-42页 |
2 制度建设使农村公民意识强化 | 第42-43页 |
3 村民意识与公民意识的博弈 | 第43-45页 |
(二) 政治文化对制度建设的反哺 | 第45-47页 |
1 基层民主进程必须与法制化相匹配 | 第45-46页 |
2 政治体系必须提高制度化建设的灵活性 | 第46-4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 第52-62页 |
一、基本情况调查 | 第52-53页 |
二、问卷正题 | 第53-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