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初探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16页 |
·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风景林 | 第11页 |
·生态风景林 | 第11-12页 |
·景观质量评价 | 第12页 |
·生态风景林生态、景观效应 | 第12-14页 |
·生态风景林建设的意义 | 第14-16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 第16-22页 |
·景观质量定量评价 | 第16-19页 |
·国外景观质量定量评价 | 第16-18页 |
·国内景观质量定量评价 | 第18-19页 |
·风景林建设 | 第19-20页 |
·国外风景林建设 | 第19-20页 |
·国内风景林建设 | 第20页 |
·今后研究趋势 | 第20-22页 |
3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区概况 | 第22-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4-26页 |
·地理位置 | 第24-25页 |
·自然条件 | 第25页 |
·植被条件 | 第25-26页 |
4 生态风景林建设基础理论 | 第26-33页 |
·森林景观美剖析 | 第26-29页 |
·植物形式美 | 第26-27页 |
·审美心理 | 第27页 |
·审美视线 | 第27-29页 |
·植物配置 | 第29-31页 |
·生态原则 | 第29-30页 |
·美学原则 | 第30-31页 |
·安全性原则 | 第31页 |
·生态风景林改造方式 | 第31-33页 |
5 生态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 | 第33-46页 |
·美景度评判法 | 第33-34页 |
·评判步骤 | 第34-43页 |
·评判类型 | 第34-40页 |
·照片拍摄及选择 | 第40-41页 |
·评判人员 | 第41页 |
·室内评判方法 | 第41页 |
·标准化得分值及排序 | 第41-43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标准化评价结果分析 | 第43页 |
·不同专业群体的评价结果差异分析 | 第43-44页 |
·不同评价方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6 生态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模型 | 第46-59页 |
·多元数量化模型 | 第46-48页 |
·景观要素的分解 | 第48-50页 |
·不同类型景观评价模型 | 第50-57页 |
·春季观花类景观评价模型 | 第50-51页 |
·春季非观花类景观评价模型 | 第51-52页 |
·夏景评价模型 | 第52-54页 |
·秋景评价模型 | 第54-55页 |
·林内景评价模型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7 案例分析—仙岳山生态风景林评价及改造 | 第59-70页 |
·基本概况 | 第59-60页 |
·植被景观现状分析 | 第60-61页 |
·模型的选择分析 | 第60页 |
·仙岳山生态风景林景观质量分析 | 第60-61页 |
·仙岳山生态风景林景观改造分析 | 第61-68页 |
·建设原则 | 第61-63页 |
·树种选择 | 第63-68页 |
·植物配置 | 第68页 |
·改造方法 | 第68-70页 |
·抚育间伐 | 第68-69页 |
·林相改造 | 第69-70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页 |
·讨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件1 | 第76-77页 |
附件2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