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缩略语表 | 第6-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 1 前言 | 第9-11页 |
| 2 作物抗旱机制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 ·作物的抗旱性 | 第12页 |
| ·作物的抗旱机制 | 第12页 |
| ·作物的生物学性状与抗旱性 | 第12-14页 |
| ·作物的生理学性状与抗旱性 | 第14-19页 |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 1 试验材料 | 第21-26页 |
| ·材料背景 | 第21-26页 |
| ·材料处理 | 第26页 |
| 2 试验时间、地点 | 第26页 |
| 3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 4 性状考察与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 ·株高的测定 | 第27页 |
| ·叶面积的测定 | 第27页 |
|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亲本与各渐渗片段干旱胁迫与正常对照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比较 | 第28-4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页 |
| 2 结果分析 | 第28-40页 |
| ·供试群体生物学性状显著性差异比较 | 第28-32页 |
| ·供试群体生理学性状显著性差异比较 | 第32-40页 |
| 3 六项指标统计结果 | 第40-43页 |
| 4 讨论 | 第43-44页 |
| 5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各渐渗片段与亲本抗旱相关性状的比较分析及定位 | 第45-7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页 |
| 2 结果分析 | 第45-71页 |
| ·各株系与亲本株高的比较分析及定位 | 第45-47页 |
| ·各株系与亲本叶面积的比较分析 | 第47-49页 |
| ·各株系与亲本脯氨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 第49-51页 |
| ·各株系与亲本丙二醛含量的比较分析 | 第51-53页 |
| ·各株系与亲本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分析 | 第53-56页 |
| ·各株系与亲本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比较分析 | 第56-71页 |
| 3 讨论 | 第71-72页 |
| 4 小结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番茄生物学性状与生理学性状之间的 | 第74-79页 |
| 1 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两种条件下群体材料各项指标相关性 | 第74页 |
| 2 正常供水条件下群体材料各项指标相关性 | 第74页 |
| 3 干旱胁迫条件下群体材料各项指标相关性 | 第74-75页 |
| 4 讨论 | 第75页 |
| 5 小结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9页 |
| 作者简介 | 第89-90页 |
| 导师简介 | 第9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