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中学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的特点 | 第11-17页 |
第一节 新课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天赋使命的唤醒 | 第11-13页 |
一. 新课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 | 第11页 |
二.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重要任务 | 第11-13页 |
第二节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第13-17页 |
一. 对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 第13-14页 |
二.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成因分析 | 第14-17页 |
第二章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一般性规律 | 第17-24页 |
第一节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第17-20页 |
一. 综观全局、循标设问的原则 | 第17页 |
二. 切合实际、面向全体的原则 | 第17-18页 |
三. 设问激趣、适度点拨的原则 | 第18页 |
四. 拓展激疑的创造性原则 | 第18-19页 |
五. 守位顺导的主体性原则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途径 | 第20-24页 |
一. 以构成真实对话为问题设计的前提 | 第20-21页 |
二. 以“引导”为问题设计的起点 | 第21页 |
三. 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问题设计的着力点 | 第21-23页 |
四. 以培养阅读品质为问题设计的归宿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中学语文层次阅读中的问题设计 | 第24-32页 |
第一节 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层次及其形成规律 | 第24-25页 |
一. 阅读能力的层次及其形成的规律 | 第24页 |
二. 中学生阅读能力生成过程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以认读为起点的解读性问题设计 | 第25-26页 |
一. 解读性阅读含义 | 第25-26页 |
二. 阅读教学中解读性问题设计举例 | 第26页 |
第三节 以质疑为核心的研读性问题设计 | 第26-28页 |
一. 研读性阅读含义 | 第26-27页 |
二. 阅读教学中研读性问题设计举例 | 第27-28页 |
第四节 以借鉴为目的的赏读性问题设计 | 第28-30页 |
一. 赏读性阅读含义 | 第28-29页 |
二. 阅读教学中赏读性问题设计举例 | 第29-30页 |
第五节 以迁移为手段的扩读性问题设计 | 第30-32页 |
一. 扩展性阅读含义 | 第30页 |
二. 阅读教学中扩读性问题设计举例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实施策略 | 第32-45页 |
第一节 阅读教学问题设计中教师的自身准备 | 第32-35页 |
一. 敬业勤学,善思多问 | 第32页 |
二. 研究学生,把握心理 | 第32-34页 |
三. 提炼语言,准确提问 | 第34页 |
四. 善于总结,不断反顾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三观” | 第35-37页 |
一. 心中有“标”,坚决实践“课程观” | 第35-36页 |
二. 问中有“人”,切实渗透“人文观” | 第36页 |
三. 题中有“情”,彻底落实“生本观”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设问点的选择 | 第37-40页 |
一. 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是选择设问点的前提 | 第37-38页 |
二.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选择设问点的关键 | 第38页 |
三. 紧扣目标是选择设问点的重要步骤 | 第38-39页 |
四. 培养迁移能力是选择设问点的根本目的 | 第39-40页 |
第四节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典型案例研究 | 第40-45页 |
一. 李镇西老师《荷塘月色》教学问题设计研析 | 第40-42页 |
二. 及树楠老师《荷塘月色》教学问题设计简析 | 第42-45页 |
第五章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实施情况调查及建议 | 第45-50页 |
第一节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实施情况调查 | 第45-47页 |
一. 调查目的和背景 | 第45-47页 |
二. 调查步骤和过程 | 第47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及中学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建议 | 第47-50页 |
一.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7页 |
二. 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几点建议 | 第47-50页 |
第六章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反思 | 第50-59页 |
第一节 现行课堂教学评价体例对阅读问题设计的影响 | 第50-54页 |
一. 评价要能够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50-51页 |
二. 评价应关注学生问题生成的价值趋向 | 第51-52页 |
三. 评价要关注教师的科学指导与可发展性 | 第52页 |
四. 讲求评价标准的实用性 | 第52-54页 |
第二节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研究的反思 | 第54-59页 |
一.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偏差的表现 | 第54-55页 |
二.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偏差的原因 | 第55页 |
三.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偏差的矫正 | 第55-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教育硕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