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11-17页 |
| ·研究背景及动因 | 第11-13页 |
| ·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5-17页 |
| 第2章 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研究文献回顾 | 第17-32页 |
| ·静态比较优势与比较利益陷阱 | 第17-19页 |
| ·“干中学”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 第19-22页 |
| ·内生创新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迁 | 第22-27页 |
| ·动态比较优势与长期经济发展 | 第27-30页 |
| ·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评价 | 第30-32页 |
| 第3章 自主创新与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路径 | 第32-58页 |
|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换 | 第32-36页 |
| ·“干中学”路径的局限性 | 第36-43页 |
| ·自主创新路径的有效性 | 第43-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4章 自主创新与机电行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 第58-79页 |
| ·机电行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 第58-66页 |
| ·机电行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概述 | 第66-69页 |
| ·自主创新与比较优势变动相互关联的计量分析 | 第69-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第5章 自主创新与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路径:产业成长 | 第79-100页 |
| ·两要素创新模型:产业成长与比较优势 | 第79-85页 |
| ·产业成长与自主创新 | 第85-91页 |
| ·自主创新的产业成长路径选择 | 第91-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100页 |
| 第6章 自主创新与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路径:人力资本 | 第100-116页 |
| ·人力资本创新模型:人力资本与比较优势 | 第100-106页 |
| ·人力资本对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影响机制 | 第106-111页 |
| ·自主创新的人力资本路径选择 | 第111-1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3-116页 |
| 第7章 自主创新与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路径:政府扶持 | 第116-133页 |
| ·政府扶持创新模型:政府扶持与比较优势 | 第116-122页 |
| ·我国政府产业扶持的对象选择及其有效性 | 第122-128页 |
| ·政府扶持的手段选择 | 第128-1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0-133页 |
| 第8章 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133-149页 |
| ·中国经济增长概述 | 第133-135页 |
| ·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增长的内生联系 | 第135-143页 |
| ·比较优势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 第143-1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6-149页 |
| 第9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149-155页 |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149-153页 |
| ·论文研究不足 | 第153-154页 |
| ·论文研究展望 | 第154-155页 |
| 致谢 | 第155-1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6-162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