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3-17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3-15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5-17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18-20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2-45页 |
·工程项目采购与采购管理 | 第22-28页 |
·采购及采购管理的职能演进 | 第22-24页 |
·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相关理论 | 第24-28页 |
·工程项目物流与供应链相关理论 | 第28-35页 |
·工程项目物流 | 第28-30页 |
·工程项目供应链关系(CSCM Relationship)管理 | 第30-33页 |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 第33-35页 |
·虚拟企业与虚拟采购研究 | 第35-43页 |
·虚拟企业的定义 | 第35-37页 |
·虚拟企业特征分析 | 第37-40页 |
·虚拟组织理论在工程建设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 第40-41页 |
·虚拟采购的相关理论 | 第41-43页 |
·文献总结与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组织构建研究 | 第45-69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组织的定义、特征与运作目标 | 第45-55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定义 | 第45-47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组织的博弈分析 | 第47-53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运作的基本目标 | 第53-55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虚拟价值链分析与构建 | 第55-58页 |
·虚拟价值链的基本理论 | 第55页 |
·工程项目物资采购业务的特点 | 第55-57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的虚拟价值链构建 | 第57-58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的组织结构研究 | 第58-63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组织成员分类 | 第59-60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组织模式 | 第60-62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运作的动态结构 | 第62-63页 |
·网络及信息化工具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的应用 | 第63-68页 |
·工程项目采购流程及信息技术工具 | 第63-67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信息化工具的分类与评估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4章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合同管理研究 | 第69-97页 |
·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的作用 | 第69-71页 |
·工程项目采购的组合分析 | 第71-73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合同契约结构 | 第73-78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合同契约关系 | 第73-74页 |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虚拟采购中心合同契约结构分析 | 第74-78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混合契约合作网络形式 | 第78-79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合同约束机制 | 第79-96页 |
·基于“动态检查”的合同事前约束机制 | 第80-84页 |
·采购方监控供应进度的合同事中控制机制 | 第84-89页 |
·基于“JIT采购均衡+合同罚金”合同事后约束机制 | 第89-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5章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的采购计划策略 | 第97-140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采购计划的特点与框架 | 第97-100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采购计划的特点 | 第97-98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采购计划的执行框架 | 第98-100页 |
·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的供应商战略分析 | 第100-103页 |
·集成工程进度的工程项目杠杆型物资集中化采购策略 | 第103-123页 |
·集成项目生产进度的采购计划ICPP模型 | 第104-115页 |
·工程项目群物资集中采购的库存风险分担策略 | 第115-120页 |
·基于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的项目群集中采购计划策略的实施 | 第120-123页 |
·基于活动群方法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采购策略 | 第123-139页 |
·工程项目设备采购的特点 | 第123-124页 |
·大型设备采购中的缓冲时间(Buffer Time)应用分析 | 第124-128页 |
·基于活动群方法的项目大型设备采购计划模型 | 第128-133页 |
·不同采购项目进度计划方法的比较 | 第133-134页 |
·工程项目虚拟采购中心设备采购计划策略的实施 | 第134-139页 |
·本章小结 | 第139-140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140-143页 |
·全文总结 | 第140-141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4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