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数字视频光端机的研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视频光端机的发展概况及现状 | 第11-15页 |
·光纤传输的特点及概述 | 第11页 |
·视频光端机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情况 | 第11-15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相关技术指标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光端机的设计原理与分析 | 第17-35页 |
·光发射机 | 第17-20页 |
·光发射机的光调制技术 | 第17-19页 |
·数字光发射机的驱动电路 | 第19-20页 |
·光接收机 | 第20-21页 |
·数字复用技术 | 第21-26页 |
·时分多路复用(TDM)技术 | 第21-24页 |
·时分多路复用(TDM)原理 | 第22-23页 |
·时分复用系统中的同步技术 | 第23-24页 |
·光波分复用(WDM)技术 | 第24-26页 |
·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波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形式 | 第25-26页 |
·波分复用系统的主要优点 | 第26页 |
·同步技术 | 第26-34页 |
·同步原理概述 | 第27-29页 |
·载波同步 | 第27页 |
·位同步 | 第27-28页 |
·帧同步 | 第28页 |
·网同步 | 第28-29页 |
·位同步技术 | 第29-30页 |
·插入导频法 | 第29页 |
·自同步法 | 第29-30页 |
·帧同步技术 | 第30-34页 |
·帧同步的保护 | 第31页 |
·帧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多路数字视频光端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5-61页 |
·系统设计要求 | 第35页 |
·系统原理框图设计 | 第35-37页 |
·系统原理框图分析 | 第37页 |
·主要元器件的选择 | 第37-38页 |
·发送端设计与实现 | 第38-52页 |
·信号调整与A/D(模数)转换设计与实现 | 第38-41页 |
·发送端CPLD设计与实现 | 第41-44页 |
·数据的并串转换设计与实现 | 第44-47页 |
·光模块设计 | 第47-51页 |
·光模块分析 | 第47-49页 |
·PECL信号及电路特点 | 第49-50页 |
·光纤的选择 | 第50-51页 |
·数据(正向)发送与传输实现 | 第51-52页 |
·反向数据传输与接收的实现 | 第52页 |
·接收端设计与实现 | 第52-60页 |
·接收光模块部分设计 | 第52-53页 |
·数据的串并转换设计与实现 | 第53-54页 |
·接收端CPLD设计与实现 | 第54-58页 |
·视频信号的接收设计与实现 | 第54-56页 |
·数据的接收实现 | 第56-57页 |
·反向数据的编码发送实现 | 第57-58页 |
·D/A(数模)转换与信号调整输出设计与实现 | 第58-59页 |
·数据(正向)的接收实现 | 第59页 |
·反向数据的编码发送实现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系统测试 | 第61-67页 |
·系统测试 | 第61-66页 |
·基本功能块测量 | 第61-62页 |
·联机测试 | 第62-63页 |
·指标测试 | 第63-66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6页 |
·系统整体性能对比分析 | 第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附录1 光端机发送端原理图 | 第70-72页 |
附录2 光端机接收端原理图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