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类泛素修饰蛋白Saccharomyces cerevisae Urm1的溶液结构测定、进化意义分析及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英文摘要第12-14页
第一章 综述:蛋白质修饰体系及其研究现状第14-43页
 1.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第14-16页
 2.蛋白质修饰体系第16-26页
     ·泛素修饰体系第17-20页
   (1) 泛素共价修饰的过程第18-19页
   (2) 泛素化修饰的功能第19-20页
     ·泛素家族修饰蛋白第20-26页
   (1) NEDD8/Rub1第21-22页
   (2) SUMO第22页
   (3) ISG15/UCRP第22页
   (4) FAT10第22-23页
   (5) FUB1第23-24页
   (6) UBL5/Hub1第24页
   (7) Atg8 and Atg12第24-25页
   (8) Ufm1第25-26页
 3.Urm1修饰体系第26-35页
     ·Urm1化修饰的生化反应过程及酶第26-29页
     ·Urml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第29-35页
   (1) Urm1修饰体系的缺陷导致酵母的生长表现为温度敏感型第29页
   (2) 调控酵母出芽生殖与侵染性生长时的形态发育第29-30页
   (3) 参与TOR信号通路的下游调控第30-33页
   (4) Urm1修饰体系靶蛋白研究第33-35页
 4.修饰蛋白家族的进化起源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3页
第二章 分子进化分析原理与方法第43-62页
 1.分子进化的概念第43-44页
 2.同源性分析第44页
 3.分子进化钟与中性理论第44-46页
     ·分子进化钟第45页
     ·分子进化的中性理论第45-46页
 4.进化树第46-54页
     ·构建序列进化树第47-53页
   (1) 序列比对建立数据模型第47-48页
   (2) 决定取代模型第48页
   (3) 选择建树方法第48-50页
   (4) 进化树搜索第50-51页
   (5) 确定树根第51页
   (6) 评估进化树第51-52页
   (7) 相关软件第52-53页
     ·结构进化树第53-54页
   (1) 刚体结构叠合比较第53-54页
   (2) 多特征结构比较第54页
 5.蛋白质的进化第54-59页
     ·蛋白质家族、超家族第54-55页
     ·蛋白质的物种形成与蛋白质的分化第55-57页
   (1) 蛋白质的物种形成第55-56页
   (2) 蛋白质的分化第56-57页
   (3) 蛋白质的趋同进化第57页
     ·蛋白质进化关系的识别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第三章 Saccharomyces cerevisae Urm1的克隆表达、溶液结构测定及其进化意义第62-109页
 第一部分:引言第62-64页
 第二部分:材料和方法第64-92页
  1.S.cerevisae Urm1蛋白基因的克隆第64-69页
     ·PCR获取目标基因第64-66页
     ·表达质粒的构建第66-69页
  2.S.cerevisae Urm1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69-71页
  3.S.cerevisae Urm1蛋白的稳定性研究第71页
  4.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第71-72页
  5.NMR波谱解析Urm1蛋白质的三维溶液空间结构第72-89页
     ·~(15)N-标记和~(15)N,~(13)C双标记蛋白质样品制备第72-73页
     ·NMR实验与数据变换第73-75页
     ·主链顺序认证及侧链原子化学位移的认证第75-82页
     ·二级结构的确定第82-84页
     ·三维结构计算第84-89页
  6.泛素超家族蛋白质进化关系分析第89-92页
     ·泛素超家族蛋白质结构相似性比对第89-91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91-92页
 第三部分:试验结果和讨论第92-106页
  1.S.cerevisae Urm1蛋白表达质粒构建第92-93页
  2.S.cerevisae Urm1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93-94页
  3.NMR波谱解析S.cerevisae Urm1蛋白的三维溶液结构第94-100页
     ·化学位移认证第94-95页
     ·二级结构预测第95-97页
     ·结构计算第97-98页
     ·S.cerevisae Urm1蛋白的溶液结构第98-100页
  4.Urm1直系同源蛋白质序列比对揭示功能残基第100-101页
  5.关于Urm1同Uba4的相互作用表面的推测第101-103页
  6.类泛素超家族蛋白质起源与进化关系分析第103-106页
     ·类泛素超家族蛋白质的结构比较第103-104页
     ·类泛素超家族蛋白质的起源与进化关系第104-106页
  7.总结第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9页
第四章 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Urm1化靶蛋白第109-134页
 第一部分 蛋白质组学方法及其在修饰蛋白体系的靶蛋白鉴定中的应用第109-118页
  1.蛋白质组学定义第109-110页
  2.蛋白质鉴定和分析的蛋白质组学策略第110-115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样品制备第111页
     ·蛋白质分离技术第111-113页
     ·蛋白质鉴定技术第113-115页
  3.修饰蛋白体系的靶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第115-117页
  4.Urm1修饰体系的靶蛋白第117-118页
 第二部分:材料与方法第118-127页
  1.表达菌株的构建第118-124页
     ·培养基、基因操作及实验菌株第118-119页
     ·同源重组片段及表达质粒的构建第119-122页
     ·化学转化法转化酵母细胞第122-124页
     ·实验菌株小结第124页
  2.筛选可表达HisX6-Urm1的菌株第124-126页
     ·诱导表达HisX6-Urm1第124-125页
     ·NaOH快速酵母蛋白抽提第125页
     ·Western blot检测第125-126页
  3.亲和层析纯化富集靶蛋白第126-127页
 第三部分:结果与讨论第127-131页
  1.表达菌株的构建第127-129页
     ·构建诱导表达质粒第127-128页
     ·构建同源重组片段第128页
     ·筛选可表达HisX6-Urm1的菌株第128-129页
  2.亲和层析纯化富集靶蛋白第129-130页
  3.问题与展望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4页
附录第134-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发表论文第138页
学术会议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流媒体传输的服务质量关键问题研究
下一篇:直销企业激励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