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35页 |
·高等植物开花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第13-28页 |
·成花调控途径 | 第13-20页 |
·开花调控途径之间的联系 | 第20-23页 |
·分生组织特征基因 | 第23-27页 |
·花器官特征基因 | 第27-28页 |
·木本植物开花调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28-33页 |
·木本植物开花关键基因的分离克隆 | 第29-30页 |
·木本植物开花调控的转基因研究 | 第30-33页 |
·立题依据与技术路线 | 第33-35页 |
2 毛白杨雌雄花芽形态分化规律 | 第35-42页 |
·材料方法 | 第35-36页 |
·材料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雌雄花芽外部形态发育 | 第36-37页 |
·雌花芽发育的一般过程 | 第37-39页 |
·雄花芽发育的一般过程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3 毛白杨雌、雄花芽cDNA文库的构建 | 第42-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材料 | 第42页 |
·方法 | 第42-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44页 |
·mRNA的分离 | 第44-45页 |
·双链cDNA的合成与回收 | 第45页 |
·文库滴度的测定 | 第45页 |
·PtAP3探针的扩增及定量 | 第45-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4 毛白杨AP3同源基因的分离及特性分析 | 第48-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材料 | 第49页 |
·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毛白杨AP3同源基因的分离克隆 | 第50页 |
·序列分析 | 第50-54页 |
·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54页 |
·讨论 | 第54-56页 |
5 毛白杨开花同源基因在烟草中的转化及表达 | 第56-7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9页 |
·材料 | 第56页 |
·方法 | 第56-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8页 |
·PtAP3正反义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9-60页 |
·反向重复PtLFY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0-62页 |
·农杆菌介导转化与抗性筛选 | 第62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62-63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Southern检测 | 第63-65页 |
·转基因植株的移栽和生长指标的测量 | 第65-68页 |
·讨论 | 第68-71页 |
·转正义PtAP3基因烟草高生长旺盛及早花 | 第68-69页 |
·PtAP3基因的表达与植物激素的相关性 | 第69页 |
·PtLFY-IR的表达 | 第69-71页 |
6 毛白杨开花同源基因转化毛白杨无性系 | 第71-8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1-76页 |
·试验材料 | 第71-73页 |
·试验方法 | 第73-7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6-79页 |
·卡那霉素对毛白杨叶片不定芽再生及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第76-77页 |
·头孢霉素对毛白杨叶片不定芽再生及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第77-78页 |
·农杆菌介导的毛白杨开花基因的叶盘转化 | 第78页 |
·PCR检测卡那抗性植株 | 第78-79页 |
·讨论 | 第79-81页 |
·影响毛白杨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因素 | 第79-80页 |
·抗生素对再生频率的影响 | 第80-81页 |
7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81-84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毛白杨雌雄花芽分化规律 | 第81页 |
·毛白杨雌雄花芽cDNA文库的构建 | 第81页 |
·基因克隆 | 第81页 |
·基因功能验证 | 第81页 |
·烟草再生系统的建立及转化表达的研究 | 第81页 |
·毛白杨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化 | 第81-82页 |
·研究展望 | 第82-84页 |
·抑制毛白杨开花 | 第82页 |
·促进毛白杨开花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5页 |
个人简介 | 第95-96页 |
导师简介 | 第96-97页 |
导师简介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