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天气学论文--气团和锋论文

分片位涡反演在梅雨锋降水和西太副高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引言第8页
   ·西太副高与我国梅雨锋降水第8-10页
   ·位涡反演在天气气候诊断中的应用第10-11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第11-13页
第二章 资料方法与相关的理论第13-21页
   ·本文所用资料第13页
   ·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第13-21页
第三章 1999 年6 月长江中下游暴雨的大尺度特征分析第21-35页
   ·引言第21页
   ·降水的时空分布第21-22页
   ·降水区的热力结构第22-27页
   ·降水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第27-31页
   ·降水过程中西太副高的短期变化第31-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西太副高东西进退以及与梅雨锋降水的相互作用机制.第35-47页
   ·引言第35页
   ·降水的凝结潜热与西太副高的相互作用第35-36页
   ·副高的涡度和散度场特征第36-37页
   ·全型涡度方程的诊断第37-44页
     ·全型涡度方程尺度分析第37-42页
     ·副高西伸发展和东退减弱阶段涡度的变化第42-44页
   ·小节和讨论第44-47页
第五章 降水过程的Ertel 位涡反演第47-68页
   ·引言第47页
   ·位涡反演合理性以及反演方案第47-50页
     ·位涡反演合理性验证第47-48页
     ·位涡反演诊断方案第48-50页
   ·反演结果分析第50-67页
     ·反演的位势高度场分析第50-62页
       ·大气各层对对流层中层和高层高度场的贡献第50-56页
       ·从垂直剖面看各层对副高短期移动作用第56-62页
     ·反演的扰动涡度场分析第62-67页
       ·反演的500hPa 扰动涡度场第62-64页
       ·各层反演的高层扰动涡度第64页
       ·加热区各层反演的涡度场的贡献第64-67页
   ·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第68-70页
   ·结论第68-69页
   ·讨论与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可重构的轮辋压窝冲孔机的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刑事二审审理方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