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统筹区域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及实践依据 | 第10-24页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10-13页 |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涵义 | 第10页 |
二、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 | 第10-13页 |
第二节 国外发展区域经济的实践 | 第13-19页 |
一、美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 第13-15页 |
二、德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 第15-17页 |
三、日本的区域经济发展 | 第17-18页 |
四、对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启示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我国区域发展思想的演变 | 第19-24页 |
一、20 世纪初期——孙中山的区域发展思想 | 第19-20页 |
二、1949 年至1978 年——平衡发展思想 | 第20-21页 |
三、1979 年至1990 年——非平衡协调发展思想 | 第21-22页 |
四、1991 年以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统筹区域发展之西藏分析 | 第24-39页 |
第一节 西藏发展概述 | 第24-29页 |
一、西藏和平解放以前 | 第24-26页 |
二、西藏和平解放以后改革开放以前 | 第26-27页 |
三、改革开放以后 | 第27-29页 |
第二节 西藏发展之矛盾分析 | 第29-35页 |
一、西藏发展的外因:中央扶持、全国支援 | 第30-32页 |
二、西藏发展的内因:因地制宜,自力更生 | 第32-35页 |
第三节 统筹西藏发展的经济法分析 | 第35-39页 |
一、统筹西藏发展之路 | 第35-36页 |
二、统筹西藏发展道路的经济法分析 | 第36-39页 |
第三章 统筹西藏区域发展的经济法立法 | 第39-48页 |
第一节 外部立法:宏观调控法和西部开发促进法 | 第39-44页 |
一、《宏观调控法》 | 第40-42页 |
二、《西部开发促进法》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内部立法:本地化和民族特色经济立法 | 第44-48页 |
一、外部法律内部化 | 第44-45页 |
二、民族特色经济立法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