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冷补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现状总结 | 第17页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几种国内典型冷补沥青混合料材料的室内试验 | 第20-36页 |
·试验内容 | 第20页 |
·材料性质试验 | 第20页 |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 | 第20页 |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选择 | 第20-22页 |
·科宁牌冷补沥青混合料 | 第21-22页 |
·LB牌冷补沥青混合料 | 第22页 |
·HU牌冷补沥青混合料 | 第22页 |
·材料各项指标的对比及性能评价 | 第22-26页 |
·沥青与矿料的选择 | 第22-24页 |
·冷补沥青液性能对比 | 第24-26页 |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及理论分析 | 第26-27页 |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第27-30页 |
·矿料的级配类型 | 第27-29页 |
·沥青用量 | 第29-30页 |
·冷补沥青混合料试验及性能评价 | 第30-35页 |
·沥青混合料粘附性试验 | 第30-31页 |
·初始马歇尔强度试验 | 第31-32页 |
·标准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马歇尔残留稳定度试验 | 第32-33页 |
·冻融劈裂强度比试验 | 第33页 |
·粘聚性评价 | 第33-34页 |
·施工和易性评价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复合型聚合物改性剂及冷补沥青液的研究 | 第36-43页 |
·改性剂种类及作用 | 第36-37页 |
·复合型聚合物改性剂材料选取及作用 | 第37-39页 |
·复合型聚合物改性剂的试验研究 | 第39-40页 |
·低温流动性试验 | 第39页 |
·其他试验指标 | 第39-40页 |
·冷补沥青液的试验研究 | 第40-42页 |
·标准粘度与闪点试验 | 第40-41页 |
·布氏旋转粘度试验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新型冷补沥青混合料研发 | 第43-52页 |
·原材料组成及其技术要求 | 第43-45页 |
·基质沥青 | 第43页 |
·复合型聚合物改性剂 | 第43-44页 |
·矿料 | 第44-45页 |
·冷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45-49页 |
·矿料级配的确定 | 第46-47页 |
·其他矿料及矿粉用量的确定 | 第47-48页 |
·沥青最佳用量的确定 | 第48页 |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制备 | 第48-49页 |
·新型材料路用性能评价 | 第49-51页 |
·施工和易性评价 | 第49-50页 |
·标准马歇尔试验与残留稳定度试验 | 第50-51页 |
·冻融劈裂强度比试验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冷补材料的现场铺筑与钻芯取样试验分析 | 第52-64页 |
·安徽现场铺筑试验 | 第52-55页 |
·集料级配与混合料的拌合 | 第52-54页 |
·修补方法 | 第54-55页 |
·AH冷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关键评价指标 | 第55-56页 |
·AH冷补沥青混合料铺筑后最终成型强度的确定 | 第56-58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最终强度成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58-59页 |
·空隙率以及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59-60页 |
·观察试验 | 第60-63页 |
·淮北地区的铺筑情况 | 第60-61页 |
·江南地区的铺筑情况 | 第61-62页 |
·铺筑两个月后的效果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AH冷补沥青混合料的造价及修补工艺 | 第64-71页 |
·AH冷补沥青混合料的造价 | 第64-66页 |
·AH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 | 第66-68页 |
·AH复合型聚合物改性剂掺配工艺 | 第66-67页 |
·冷补沥青液的掺配工艺 | 第67页 |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工艺 | 第67-68页 |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储存 | 第68页 |
·AH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 | 第68-69页 |
·冷补技术的现实实用价值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图 | 第77-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