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犯罪学论文

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导论第9-13页
   ·选题意义第9页
   ·文献回顾第9-12页
     ·国外文献回顾第9-10页
     ·国内文献回顾第10-12页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论文框架第12页
     ·基本方法第12页
     ·论文框架第12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一章 大学生犯罪的现状第13-18页
   ·大学生犯罪的总体状况第13页
   ·大学生犯罪特征第13-16页
     ·主体特征第13-14页
     ·类型特征第14-15页
     ·手段特征第15-16页
     ·动机特征第16页
   ·大学生犯罪的严重后果第16-18页
     ·微观方面第16页
     ·宏观方面第16-18页
第二章 大学生犯罪的多学科解析第18-48页
   ·大学生犯罪的社会学解析第18-23页
     ·社会控制理论概述第18页
     ·组织控制与大学生犯罪第18-19页
     ·制度控制与大学生犯罪第19-21页
     ·文化控制与大学生犯罪第21-23页
   ·大学生犯罪的社会心理学解析第23-30页
     ·侵犯行为的理论概述第23-26页
     ·厌恶事件与大学生犯罪第26-27页
     ·侵犯线索与大学生犯罪第27页
     ·不良媒体影响与大学生犯罪第27-30页
     ·个人因素与大学生犯罪第30页
   ·大学生犯罪的人格心理学解析第30-39页
     ·人格障碍概述第31-32页
     ·强迫型人格与大学生犯罪第32-33页
     ·偏执型人格与大学生犯罪第33-34页
     ·分裂型人格与大学生犯罪第34-35页
     ·反社会型人格与大学生犯罪第35-36页
     ·攻击型人格与大学生犯罪第36-37页
     ·癔症型人格与大学生犯罪第37-38页
     ·焦虑(回避)型人格与大学生犯罪第38-39页
   ·大学生犯罪的被害人学解析第39-48页
     ·被害人的概念及分类第39-40页
     ·被害人因素的理论基础第40页
     ·大学生被害人的现状及特点第40-48页
第三章 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教育对策第48-60页
   ·全社会的教育预防对策第48-50页
     ·正确发挥政府功能,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第48页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净化社会风气第48-49页
     ·加强对社会传媒的管理,发挥传媒的积极作用第49-50页
   ·学校的教育预防对策第50-54页
     ·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第50页
     ·深化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第50-51页
     ·普及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改善大学生心里素质第51页
     ·增加大学生性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第51-52页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被害预防意识第52页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第52-54页
   ·家庭的教育预防对策第54-56页
     ·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第54-55页
     ·要重视家庭情感抚慰功能第55页
     ·提高家长的素质第55-56页
     ·重视家庭和学校的沟通第56页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预防对策第56-60页
     ·确立适合自身的追求目标第56-57页
     ·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第57页
     ·学会自我调适、有效疏导不良心理及情绪第57页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57-58页
     ·正确对待网络,合理安排时间第58页
     ·提高自身的意志力第58-60页
结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障人权是我国行政诉讼的目的
下一篇: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霍州市辛置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