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体制的完善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政府采购监督的主体、对象和内容 | 第8-10页 |
·监督主体 | 第9页 |
·监督对象 | 第9页 |
·监督内容 | 第9-10页 |
2 政府采购监督的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权力制衡理论 | 第10页 |
·诚信政府理论 | 第10-11页 |
·寻租理论 | 第11-14页 |
3 域外政府采购监督立法和机制 | 第14-21页 |
·国际采购监督立法 | 第14-18页 |
·世贸组织的《政府采购协议》 | 第14-15页 |
·联合国《示范法》 | 第15-16页 |
·欧盟的公共采购指令 | 第16-18页 |
·主要国家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 第18-21页 |
·美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 第18-19页 |
·日本政府采购的质疑机制 | 第19-21页 |
4 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1-29页 |
·我国政府采购现状 | 第21页 |
·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1-27页 |
·法律制度上的问题 | 第21-23页 |
·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 第23-27页 |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29页 |
·执行政府采购的理念有误 | 第27-28页 |
·相关法律制度的滞后性 | 第28页 |
·机构设置的不合理 | 第28页 |
·执行过程的不规范 | 第28-29页 |
5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监督的相关对策 | 第29-33页 |
·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29-31页 |
·政府采购主体与客体的扩大 | 第29-30页 |
·采购方式的协调 | 第30页 |
·供应商资质预审 | 第30页 |
·构建有效的救济机制 | 第30-31页 |
·执行过程中的监督 | 第31-32页 |
·立项的程序控制 | 第31-32页 |
·履约中及履约后监督 | 第32页 |
·对采购人员行为的监督 | 第32-33页 |
6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