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8-11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 第12页 |
2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及影响 | 第12-21页 |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概念 | 第12-13页 |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由来 | 第13-15页 |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 | 第15-18页 |
·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积极影响 | 第18-21页 |
·缓解了农民就业矛盾,增加了农民收入 | 第18-19页 |
·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第19页 |
·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技能,培养了民主意识 | 第19-20页 |
·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中原城市群的崛起 | 第20-21页 |
·冲击了二元经济体制,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 | 第21页 |
3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及趋势 | 第21-38页 |
·河南省人口状况 | 第21-23页 |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 第23-27页 |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明显的区域性 | 第23-25页 |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种富民措施 | 第25-26页 |
·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逐步提高 | 第26-27页 |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变化特点 | 第27-36页 |
·转移速度、规模不断提升,但区域差异增大 | 第28-30页 |
·转移劳动力趋向年轻化、知识化和技能化 | 第30-32页 |
·转移组织化程度提高,初步产生品牌效应 | 第32-33页 |
·省外转移仍是主流,逆向转移增多 | 第33-35页 |
·转移仍倾向于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 第35-36页 |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 第36-38页 |
·转移的规模仍将扩大,增长速度将趋向平稳 | 第37-38页 |
·转移流向逐渐转向中西部地区和省内小城镇 | 第38页 |
·转移就业的职业化、家庭化、市民化趋向增强 | 第38页 |
4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第38-47页 |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4页 |
·组织化程度低 | 第39页 |
·结构矛盾突出,转移难度增大 | 第39-40页 |
·转移政策缺失,政策支持不力 | 第40-41页 |
·工作环境差,权益保障状况堪忧 | 第41-42页 |
·新的家庭社会问题显现 | 第42-44页 |
·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成因 | 第44-47页 |
·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 第44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 | 第44-45页 |
·工业化道路的偏向 | 第45页 |
·政策、体制方面的原因 | 第45-47页 |
5 转移的对策思路 | 第47-63页 |
·加强领导,理性确立转移原则 | 第47-48页 |
·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产业化进程 | 第48-52页 |
·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多元化城镇 | 第49-50页 |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第50-51页 |
·加大农村投融资力度 | 第51-52页 |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 第52-54页 |
·培育市场主体 | 第53页 |
·建立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品牌 | 第53页 |
·强化服务,提高组织化程度 | 第53-54页 |
·加大教育培训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 | 第54-57页 |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 第54-55页 |
·统筹安排,做好培训工作 | 第55-56页 |
·完善教育培训保障机制 | 第56-57页 |
·保持转移方式的多样性 | 第57-58页 |
·完善制度,改善创业就业环境 | 第58-63页 |
·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 | 第58-59页 |
·改革土地使用政策 | 第59-60页 |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 第60-61页 |
·构建农村劳动力利益表达渠道 | 第61-62页 |
·调整城镇管理体制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