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智能客户端应用模型的研究和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19页 |
·智能客户端 | 第14-15页 |
·框架 | 第15-17页 |
·设计模式 | 第17-18页 |
·体系结构 | 第18-19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第2章 分布式智能客户端应用模型 | 第21-37页 |
·创建分布式智能客户端应用模型 | 第21-22页 |
·框架方案概述 | 第21-22页 |
·设计目标 | 第22页 |
·模型的工作方式 | 第22-26页 |
·数据导向启用离线功能 | 第23-24页 |
·服务导向启用离线功能 | 第24-25页 |
·服务导向的扩展与实现 | 第25-26页 |
·模型适应的场景 | 第26-27页 |
·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模式 | 第27-29页 |
·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模式的特征 | 第27-28页 |
·智能客户端模式的技术基础 | 第28-29页 |
·Web 服务和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 第29-31页 |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 第29-30页 |
·Web 服务 | 第30-31页 |
·分布式系统模式 | 第31-36页 |
·协作概述 | 第31-32页 |
·面向服务的协作 | 第3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分布式智能客户端应用模型的设计模式 | 第37-49页 |
·设计模式与框架的关系 | 第37-38页 |
·模式的基本要素 | 第38-39页 |
·分布式智能客户端应用模型设计模式的分析与设计 | 第39-48页 |
·生产者(Producer)模式 | 第40-41页 |
·车间(Workshop)模式 | 第41-43页 |
·观察者(Observer)模式 | 第43-45页 |
·单型(Monotype)模式 | 第45-46页 |
·策略(Strategy)模式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模型的实现 | 第49-73页 |
·模型的实施背景 | 第49页 |
·离线支持机制 | 第49-59页 |
·连接状态管理子系统 | 第52页 |
·服务代理管理子系统 | 第52-53页 |
·消息数据管理子系统 | 第53-54页 |
·任务数据管理子系统 | 第54页 |
·任务数据缓存流程 | 第54-55页 |
·服务请求和响应的流程 | 第55-56页 |
·相关用例 | 第56-59页 |
·缓存服务机制 | 第59-62页 |
·系统的元数据机制 | 第59-60页 |
·缓存刷新和冲突处理 | 第60-61页 |
·数据缓冲原则 | 第61-62页 |
·系统的缓存机制 | 第62页 |
·通用数据访问服务 | 第62-69页 |
·服务性能对比 | 第69-70页 |
·系统测试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