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问题提出 | 第10-14页 |
·职业教育的特点 | 第10-11页 |
·社会性 | 第10页 |
·实践性 | 第10页 |
·职业性 | 第10-11页 |
·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和数学学习特点 | 第11-12页 |
·中职学校学生特点 | 第11页 |
·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 第11页 |
·中职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特点 | 第11-12页 |
·中职数学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学生对数学学科存在恐惧心理 | 第12页 |
·教与学存在脱节现象 | 第12页 |
·触目惊心的考试成绩 | 第12页 |
·无可奈何的教学评价 | 第12页 |
·中职数学教学现状造成的严重的后果 | 第12-13页 |
·中职学校开展数学建模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2 数学建模基本原理 | 第14-17页 |
·数学建模概念 | 第14页 |
·数学建模特点 | 第14-15页 |
·抽象性 | 第14页 |
·准确性和演绎性 | 第14页 |
·预测性 | 第14-15页 |
·数学建模原则 | 第15页 |
·目的性原则 | 第15页 |
·可接受性原则 | 第15页 |
·数学建模过程 | 第15-17页 |
3 数学建模对中职数学教育的意义 | 第17-20页 |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 第17页 |
·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 第17-18页 |
·有利于培养学生双相“翻译”能力 | 第18页 |
·有利于提高学生再学习的能力 | 第18页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第18页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成洞察力 | 第18页 |
·有利于熟练使用技术手段 | 第18-19页 |
·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 第19-20页 |
4 数学建模的教学活动研究 | 第20-37页 |
·中职数学建模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 第20页 |
·中职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阶段性 | 第20-22页 |
·中职数学建模教学方法 | 第22-23页 |
·中职数学建模教学内容 | 第23-31页 |
·设置实验班,进行对比试验研究 | 第31-37页 |
5 数学建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第37-40页 |
·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第37-38页 |
·思想观念的转变 | 第37页 |
·业务素质的提高 | 第37-38页 |
·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第38-40页 |
·学生存在的问题 | 第38页 |
·解决方案 | 第38-40页 |
6 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强调应用意识 | 第40页 |
·强调建模概念和过程 | 第40页 |
·建模活动要符合学生情况 | 第40页 |
·对建模效果影响因素 | 第40页 |
·重视学生建模能力 | 第40-41页 |
·思考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1 中职学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态度问卷调查 | 第44-46页 |
附录2 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态度调查问卷-结果统计表 | 第46-50页 |
附录3 数学建模能力评价表 | 第50-51页 |
附录4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