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思维与现代法治建设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中国传统思维概述 | 第12-23页 |
·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内涵 | 第12-16页 |
·经验直觉性思维 | 第12-13页 |
·整体性思维 | 第13页 |
·伦理性思维 | 第13-14页 |
·实用性思维 | 第14-15页 |
·辩证性思维 | 第15-16页 |
·中国传统思维形成的根源 | 第16-20页 |
·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 第16-17页 |
·经济根源 | 第17-18页 |
·政治制度及其他文化系统的影响 | 第18-19页 |
·语词系统的影响 | 第19-20页 |
·对中国古代法文化的影响 | 第20-23页 |
第二章 传统思维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影响 | 第23-36页 |
·传统思维在现代中国的存续及根源 | 第23-26页 |
·存续 | 第23-24页 |
·存续的根源 | 第24-26页 |
·传统思维对现代中国法治的具体影响 | 第26-36页 |
·观念、心理层面 | 第26-29页 |
·制度建设层面 | 第29-33页 |
·行为层面 | 第33-36页 |
第三章 现代法治建设对传统思维之利用与改造 | 第36-44页 |
·对传统思维之利用 | 第36-40页 |
·整体性思维提供法治建设以和谐观 | 第36-38页 |
·实用性思维保证法治建设的现实性 | 第38-39页 |
·辩证性思维有助于法治建设的全面发展 | 第39-40页 |
·对传统思维之改造 | 第40-44页 |
·改变泛道德主义倾向 | 第40-41页 |
·普遍化思维与具体化思维相结合 | 第41-43页 |
·防止庸俗的实用性思维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