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选题背景,科学依据和目的意义 | 第7-10页 |
·火炮数字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7-9页 |
·现有火炮驻退复进机简介 | 第9页 |
·MATLAB Simulink仿真技术介绍 | 第9-10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2 数字化反后坐装置控制方案研究 | 第12-18页 |
·活门式驻退复进机总体介绍 | 第12-15页 |
·传统活门驻退复进机的结构分析 | 第12页 |
·改进后的活门驻退复进机结构分析 | 第12-15页 |
·活门式驻退复进系统控制方案制定 | 第15-17页 |
·控制系统的实际组成与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 | 第16-17页 |
·活门式驻退复进系统仿真方案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数字化反后坐装置正面设计 | 第18-34页 |
·拟定后坐制动图 | 第18-19页 |
·计算制退后坐运动诸元 | 第19-23页 |
·F_(R0),t_g,F_(Rg),λ的确定 | 第19-20页 |
·驻退机活塞工作面积A_T和复进机初压P_(f0)的确定 | 第20页 |
·V-t,X-t曲线的确定 | 第20-23页 |
·求活门开度h随时间变化曲线 | 第23-30页 |
·活门驻退复进机后坐阻力方程的建立 | 第23-25页 |
·液体流动阻力的计算 | 第25-28页 |
·活门处流液孔液压阻力系数 K确定 | 第28-30页 |
·反后坐装置后坐部分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复进过程正面问题研究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电动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4-47页 |
·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 | 第34-38页 |
·电动机的选型 | 第34-35页 |
·伺服电机参数计算 | 第35-38页 |
·电动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8-46页 |
·在d-q坐标系中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 | 第39-41页 |
·永磁同步电机仿真模型研究 | 第41-45页 |
·额定转速下模型仿真结果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数字化火炮反后坐装置软硬件设计 | 第47-64页 |
·微控制器与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 第47-55页 |
·微控制器的选择 | 第47-49页 |
·反后坐控制器总体结构设计 | 第49-50页 |
·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50-52页 |
·离合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52-53页 |
·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53-55页 |
·模/数转换电路的设计 | 第55页 |
·反后坐装置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5-63页 |
·系统软件部分设计总体构思 | 第56-57页 |
·端口初始化 | 第57-59页 |
·电机驱动模块程序设计 | 第59-60页 |
·离合器驱动模块程序设计 | 第60-61页 |
·检测模块程序设计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数字化火炮反后坐控制系统仿真 | 第64-69页 |
·h-t曲线的获得 | 第64页 |
·两个模型联合仿真 | 第64-66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7 结束语 | 第69-71页 |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图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