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一、前言 | 第7-9页 |
(一) 时代背景 | 第7页 |
(二) 知识的多元化表示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 第7-9页 |
(三) 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设计体现出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 第9页 |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9-24页 |
(一) 创新思维的定义 | 第10页 |
(二) 创新思维的特点 | 第10-11页 |
(三) 创新思维的过程 | 第11-13页 |
(四) 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 第13-17页 |
(五)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工具 | 第17-24页 |
三、知识多元化表示的理论基础 | 第24-35页 |
(一) “知识”概念的界定 | 第24-32页 |
(二) 对知识进行多元组织的必要性 | 第32-35页 |
四、实现知识多元组织的有效技术—多媒体技术 | 第35-38页 |
(一)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 | 第35-36页 |
(二)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助于营造教学情境 | 第36-38页 |
五、以语文教学为例,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案例 | 第38-76页 |
(一) 以人文知识作为教学研究对象的原因分析 | 第38-39页 |
(二) 教案的整体设计思想 | 第39-49页 |
(三) 以语文教学为例,如何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第49-62页 |
(四) 以语文教学为例,如何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第62-71页 |
(五) 以语文教学为例,如何培养大学阶段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第71-76页 |
六、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 | 第76-82页 |
(一) 创新型教师的基本人文素质 | 第77-78页 |
(二) 创新型教师的知识储备 | 第78-80页 |
(三) 创新型教师的心理特征 | 第80-82页 |
附1:课件设计方案 | 第82-90页 |
附2:教学实践方案及成果 | 第90-98页 |
讨论与展望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