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学术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1-1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涉及的理论范畴和几个概念 | 第12-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14-15页 |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第15页 |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15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回顾 | 第17-22页 |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17-19页 |
·国际收支理论 | 第19-22页 |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收支相结合的理论 | 第22-24页 |
·文献综述 | 第22-23页 |
·学术界关于FDI对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影响的观点 | 第23-24页 |
·关于FDI的国际收支危机理论 | 第24-28页 |
·FDI可以是国际收支危机的诱因 | 第24-26页 |
·国际收支危机过程中FDI的负作用 | 第26-28页 |
第3章 我国利用FDI和国际收支的概况 | 第28-44页 |
·我国利用FDI的概况 | 第28-34页 |
·FDI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 | 第28-29页 |
·我国利用FDI发展阶段 | 第29-31页 |
·FDI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31-34页 |
·FDI与国际收支 | 第34-44页 |
·我国国际收支概况 | 第35-36页 |
·FDI对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影响 | 第36-37页 |
·FDI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 第37-41页 |
·FDI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 第41-44页 |
第4章 FDI导致国际收支危机的国际经验分析 | 第44-56页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危机国的教训 | 第44-50页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次国际收支危机 | 第45-49页 |
·四次危机的经验教训 | 第49-50页 |
·理论联系实际 | 第50-53页 |
·FDI是国际收支危机诱因的实践验证 | 第50-51页 |
·FDI加剧国际收支危机的验证 | 第51-53页 |
·FDI导致国际收支危机的条件总结 | 第53-56页 |
·FDI是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54页 |
·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 第54页 |
·FDI的流出渠道——资本市场畅通 | 第54-56页 |
第5章 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潜在危险分析 | 第56-68页 |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角度分析 | 第56-61页 |
·FDI通过贸易项目影响国际收支 | 第56-57页 |
·FDI通过“投资收益”项目影响国际收支 | 第57-60页 |
·FDI通过“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项目影响国际收支 | 第60-61页 |
·从国际投资头寸表的角度分析 | 第61-65页 |
·对国际投资头寸表概述 | 第61-63页 |
·对国际投资头寸表的分析 | 第63-65页 |
·我国FDI引致国际收支危机的条件分析 | 第65-68页 |
·FDI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第66页 |
·FDI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 第66页 |
·FDI在我国的流动渠道 | 第66-68页 |
第6章 防范FDI对国际收支潜在危险的建议 | 第68-81页 |
·防范FDI对国际收支潜在危险的对内策略 | 第68-75页 |
·明确利用外资目的,增强我国企业实力 | 第69-72页 |
·建立国际收支风险预警机制 | 第72-75页 |
·防范FDI对我国国际收支潜在危险的对外策略. | 第75-81页 |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已经成熟 | 第75-76页 |
·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对降低我国国际收支风险的意义 | 第76-77页 |
·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对策 | 第77-81页 |
第7章 结语 | 第81-83页 |
·研究结论 | 第81-82页 |
·研究展望 | 第82-83页 |
附表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后记 | 第87-88页 |